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283653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分析觉新性格双重性的形成根源内容摘要:本文对家中觉新的双重性格进行分析,指出长子 的悲剧。一方面,在家庭中,他必须在“孝悌观念”的残害下,继续生活下去,用他的“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方法向封建势力妥协;另一方面,在社会上,他是受新思潮影响的青年,他信服新理论,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有所认识,在矛盾的心理历程中苦苦挣扎。本文将从“封建性人格特征”、“现代精神的萌芽”和“性格冲突的悲剧性”等三方面阐释觉新性格的复杂性。关键词:双重性格、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矛盾心理家是巴金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这是一部近于写实的小说,作者“为着实使小说更近于真实”而借用了自己

2、一部分生活经历,并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描绘了“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高觉新这位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牺牲品。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大家庭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觉新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是高家的长房长孙,作为新旧交替时代封建家庭的末代长子,他的性格特征是卑柔软弱、具有牺牲精神和双重人格,在任何事情上奉行“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 。他成长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时代转型那么艰难,觉新也在这一转折时期苦恼彷徨,因为传统的封建教育和“五四”以来的新思想同时影响着他。家庭中,长房长孙的特殊位置又让他处于家庭内外各种明争暗斗的漩涡中。可以说,觉新几乎成为

3、新旧两代人的斗争的纽带,各房之间无休止的勾心斗角的纽带。特定的新旧交替的环境、特殊的长子长孙地位和封建传统及新思想的冲击,使他形成了温良懦弱的性格,变成了“二重人格的人” 。他,时刻自觉地维护着家族的荣誉与制度的尊严,充当封建制度的助手和帮凶,被迫或半自觉地把不幸赠予恋人、妻子和弟弟妹妹们,也把痛苦留给自己;而与此同时,他又憧憬幸福的生活,同情弟妹们追求自由的新思想新做法,为不幸的人们感到悲哀与不平。一方面,他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一方面,又是封建制度的驯服工具和帮手。他的一生都在理想与现实、理智和情感、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作者以同情的笔调叙说了他的悲剧故事,同时又客观地展现和批判了他的

4、思想性格弱点,使其在艺术上与觉慧觉民形成强烈的对照,从而对当时的青年读者产生了特殊的启迪,这一形象因而具备了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一、封建性人格特征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是觉新,他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在他看来,封建伦理制度就是金科玉律,是万万动摇不得的,而维护封建伦理秩序,就是他应有的责任,尽管很多时候他也感觉到这些封建伦理是荒谬的,但他绝对不敢想去违背它。当他从长辈们手中接过了大家庭的担子之后,他就把维护封建伦理当成他神圣的义务。他尽力忠于自己的这一义务,不惜一切为家庭的安定和幸福而鞠躬尽瘁,甚至牺牲个人的幸福去换取“孝贤”的美名。对于长辈们的话他只能唯命是从、

5、唯言是听,奉行“不抵抗主义”,比如在家的第六章,写到父亲说给他定了李家的亲事时, “他不作声,只是点着头” , “他不说一句反抗的话,而且也没有反抗的思想” ,“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着头痛哭” ;对于其他人,他四处卖力讨好,从不得罪,奉行“作揖主义” 。对于高老太爷、克明的命令,他总是不折不扣地接受。对于陈姨太、克安、克定、王氏、沈氏,他虽然颇有看法, “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 ”所以尽管“他的心里究竟还燃烧着青春的火。他愤怒,他奋斗,他以为他的行为是正当的。 ”然而奋斗的结果只给他招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更多的敌人。 ”“他的奋斗

6、毫无结果。而且他也疲倦了。他想,这样不断地跟长辈冲突有什么好处呢?”于是他又发明了新的处世方法,或者更可以说是处家的方法。 “他极力避免跟她们冲突,他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他陪她们打牌,他替她们买东西。 ”他不顾弟妹的反对,把觉慧从上海寄来的信件交与克明过目。因为“三爸是家长,他的话我们不能不听” 。面对觉民的反抗言辞,觉新频频摇头说:“在我们这个家里你怎么好战斗呢?都是些长辈,你又跟哪个战斗呢?”他甚至惋惜、担心觉慧成了“革命党” ,担心他“回来革家庭的命” 。他靠“不抵抗主义”吸引长辈们的注意,靠“作揖主义”换取别人的同情。不论在任何环境里,他都能忍气吞声、毫无怨言

7、, “被人玩弄得像一个傀儡,被人珍爱得像一个宝贝” 。他没有欢乐,也谈不上悲哀;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 ”“宁可哭在心里,气在心里,苦在心里” 。 “别管天下怎么乱” ,也“绝不能忘了礼节” 。对于封建伦理道德,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 “克己复礼” ,而且也以此律人,甚至助纣为虐,以损害别人的利益、牺牲别人的幸福为代价,来维持封建家族制度的“孝悌”观念。苟安于现状使得他丧失了自信,丧失了进取心,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象一个老年人一样毫无斗志。这种懦弱的性格在瑞珏难产而死一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历了梅的惨死之后,觉新的内心有了强烈的自责,他也更珍惜和瑞珏的情感。可当他的家长们要他遵循封建迷信的做

8、法把瑞珏送到城外生产以避免“血光之灾”时,他明明知道这样危险太大也对不起瑞珏却不得不这样毫无反抗地屈服。连家人袁成也皱着眉着说“偏偏有钱人家规矩这样多。大少爷为什么不争一下?”甚至他也求觉慧去劝劝觉新不要这样做。可觉新除了屈服,别无选择。为了恪守封建孝道高觉新不得不接受了包办婚姻,牺牲了他短短生命中的三个优秀女性梅、瑞珏和蕙,让自己饱尝生活的苦果。继承了“家长”的职务之后,他逐渐看到了封建大家庭内部的“仇恨和斗争” ,看到了在“仁义道德”下掩盖着的腐败和丑恶,看到了“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的虚伪和残酷,看清了“这是禽兽的世界” ,感到“人生好凄凉” 。他,无法象他的弟妹们那样,去奋起反

9、抗,他独自承受着家长们因为弟妹们的叛逆而发出的斥责,独自忍受着进步和守旧的矛盾煎熬。二、现代精神的萌芽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与此同时,他还受到了新的进步思想的影响,他也不甘心再如此生活,热切地渴望得到解脱。在家第六章写道:“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寻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消息,以及后来上海、南京两地六月初大罢市的新闻。 ”“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连通讯栏也不肯轻易放过。 ”他和他的弟妹们在一起的时候,是一个新青年。尤其在经历了梅和瑞珏的惨死后,他常常对自己的行动自我遣责,悔恨痛心,却又陷在“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在他内心深处有爱与恨、是与非的界限,同情弱小

10、,奉劝长辈注重人情,也明白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所以,他非常善良,厚待下人,使得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下人们对他满怀敬重和同情。觉新也为弟妹们的叛逆行动尽可能地提供一些方便。觉慧的出走,觉民与琴的结合,淑英的离家,淑华的上学,觉新都做过努力。以致于在秋的四十九章,当克安克定们和觉民起了冲突,觉民愤怒地指责他们不配当家长不配管别人的时候,克安克定们又象他们曾经多次做过的那样指责觉新并向觉新讨说法时,觉新终于“迸出哭声,打岔地说。 我赔了你们的存款,赔了你们的股标,我给你们的丫头买棺材,我出钱在井里头捞你们女儿的尸首。你们害得我家破人亡,你们害死了我的妻子,赶走我的兄弟,难道你们还不够?我不怕你

11、们。我迟早也是死,我横竖只有这条命,我就拿来跟你们拼掉也好!你们开家族会议,我不怕!你们就是要打官司上法庭,我也不怕! ”并且说“我以后决不做受气包了” 。觉新终于愤怒了,这是一个作揖惯了顺从惯了的人在被逼到山穷水尽无路可走时的绝望的呼喊和哀号,他也许真的能象他的弟妹们那样拿起反抗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来向那个旧的制度旧的社会宣战。可这仅仅是昙花一现,尽管觉新认为自己“上进之心并未死去” ,可是,这会是他接下来会走的路吗?当然,觉新对于觉慧、觉民的暗中支持,也并不排除是出于遵照父亲照顾弟妹的遗嘱,出于为了自己这房争口气的考虑。他最后也公开顶撞克安,但这顶撞则更明显带有对克定为老不尊的败

12、家行为的不满情绪。三、性格冲突的悲剧性觉新这个典型比较复杂,他处在封建家庭和判逆青年两种敌对力之间的特殊地位上,各种矛盾冲突都和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五四”时代的青年,他也曾有过理想和追求,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他看到封建家庭中的“仇恨和斗争” ,也有自己的不平、不满和愤恨他也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醒的认识到是就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但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特别是所谓“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委曲求全、懦弱顺从的性格。觉新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五四时期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和处于新旧思想交替时期人们的精神特征。他出身在“诗礼

13、传家”的官僚地主家庭,封建传统观念在他身上打上很深的烙印。父母双亡,他是长房长孙,一方面他不得不过早地承担家庭重担;他是高家两种势力争夺的焦点,双方都在对他施加压力,他介于这两种不可调和的势力之间也是常常犹豫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另一方面,弟弟妹妹接受新的思想,争取生活自由、婚姻自主、读书图新,需要他的同情和支持。他拘于礼法,于伦理,事事唯长辈之命是从;但他是个青年,特别是他处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历史年代, “个性解放” “人格独立” “婚姻自主”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在他受伤的心灵上必定引起强烈的共鸣。他即不同于封建势力中的顽固派克明、荒淫无耻的克安、克定,专制独裁的高老太爷;又有

14、别于民主势力的先锋觉慧和觉民。觉新在两种势力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就是根源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原因,造成了觉新内心极度矛盾和精神剧烈的痛苦。他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彻底觉醒起来,更不敢付诸行动,而只能终日惴惴,如履薄冰,在灵魂的煎熬中苦苦挣扎。他把这一切一切的都归结于命运,并一再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却从来不会去反抗那错误的制度和社会。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而在他和他底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不错,从觉民逃婚、觉慧出走、淑英反抗,到最后淑华觉民对于克安的公开顶撞,觉新或多或少都有过对年轻一代的秘密或公开的支持,但这并不意

15、味着觉新性格中存在着反抗封建家族、封建礼教的性格因素,更不能说明觉新对封建势力的反抗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上述那些斗争中,觉新对于叛逆一方的支持都不是主动的,他总是在觉慧或觉民严厉的批判之后才被迫表示支持。在每次斗争之后,他又依然故我地恪守大家族的秩序与准则,依然处处奉行他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觉新悲剧性格的偶然性,深刻地提示了其所以为悲剧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明知所作所为害人害己,却不敢也不想改变这灰色的命运。同时,无奈中制造他人的悲剧,所以也就觉得特别可悲、可叹、可怜、可恨,使读者于强烈的震撼之后开始反省。高觉新做奴隶而不得的性格悲剧,则深刻地展现了民族文化心理缺陷的沉重历史痕迹,同样警示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中,进行更高的要求,文学形象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实的描写和对生活评价的深刻性的统一。高觉新形象的价值是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和攻击。参考文献1.巴金.激流总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9.3.巴金.关于-给我一个表哥(十片反代序)巴金文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4704.叶雪芬.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775.鲁迅 鲁迅杂文集 (全五卷)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 3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