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283146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S5U首发】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语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一)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悚然(sng) 庇护( b ) 引吭高歌(kng) 大腹便便(pin)B请帖(ti ) 人寰(hun) 刚愎自用( b ) 自怨自艾( i )C匮乏(ku) 羸弱(li) 喟然长叹(ku) 处心积虑 (ch)D鞭挞(d) 哺育(b) 一蹴而就 (c) 乳臭(xi)未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延荡 恣肆 修茸 卷帙浩繁 B勋绶 情愫 馥郁 神采熠熠C忧悒 拾掇 拖拽 纡尊降贵D砭骨 欠收 缅怀 乌烟瘴气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批评文章通

2、常是即兴的随笔,与写意画相通。 , 。 ; 。在怀有一流技术的画家看来,批评界人士都是眼高手低。批评家的文章却不能有败笔如果形而上地议论,画家又指责批评家不会细微地体味作品批评家如果引经据典,会被讥之为卖弄写意画家的作品,不经意的败笔很常见颜真卿打叉画圈的行书或黄宾虹的乱笔,感觉无所谓A. B. 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来, “高校母语教育”重新受到重视,许多大学都在开设或准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力图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继续提高母语修养和对母语文化的热爱。B这些敢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的人,多是以医护人员、教师、工程师等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乐于助人的精神唱

3、响感动人心的奉献之歌。C不仅本届运动会以出色的运动成绩、顺畅的组织运作、热情的志愿服务而令人难忘,而且在增强各单位的联系和职工之间的友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D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加强网络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网络监管技术水平则是能否顺利推进网络监管工作的重要因素。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勾践“卧薪尝胆”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秋瑾“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精神,是涌动在他们血管里的民族血。B张大爷告诉记者,不知道这是谁干的?也不想追问了,他只是想告诉这些人,以后想吃菜可以来要,别再偷了,这样太“掉价” 。C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

4、、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D以前可能因为年纪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二、社科类阅读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缘起通过一些历史考古出土的实物和史籍资料记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开始制作麻纤维的织物服装,告别了以兽皮树叶遮体的原始状态,从而进入到以手2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早期的奴隶主们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将包括服饰在内的一切生活要素都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将服饰纳入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并以“礼”和“法”的形式来约束人们对服饰

5、的理解和使用,使穿衣戴帽被紧紧地笼罩在政治的光环之下,所以,对服饰的选择不再是个人喜好的自由天地。再加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丈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使得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多的历史阶段上,看到的是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思潮对服饰的发展变化都有所影响。不管是赵武灵王迫于军事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胡服骑射” ,还是个体意识觉醒后带有反叛意味的魏晋士人的着装习惯;不管是政治开明、民族文化交融时期盛唐服饰表现出来的空前解放,还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的消

6、费欲望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智慧与行动之后,人们在服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创造与革新能力,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服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那种跌宕起伏的力度和张力。与西方传统服饰受宗教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不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和解释服饰现象时不是遵循神的意志,而是更多地考虑前人的意志,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 。虽然他们也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但是,由于基本款式是祖上制定的,属于正宗所在,因而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有所违背和改易,并以服饰制度的形式告诫世人在穿衣戴帽上必须遵从古制,因此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服饰也具有超稳定的特点。上自皇帝的冕服,下至百姓

7、的常服,上下贯通的袍服式样几乎几千年一成不变。追寻历史遗迹,可以得知,袍服作为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传统款式,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春秋社会以后,中国又出现一种新颖的服装,这种服装将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连成一件,名谓深衣,因其穿着方便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正如礼记所说: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压制和磨灭我们祖先在服饰上的创造欲望;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我们可以从历代遗留下来的人物图像、陶俑彩塑甚至出土实物中看到前人在美化自身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以自然为饰的朴素,精雕细刻的工艺,整体考虑的设计思路,内外兼修的深刻理

8、解,无不凝聚成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成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根本性基础。6下列对“深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衣是春秋之后中国出现的一种把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的新颖的服装。B因为深衣“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 ”所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C中国传统服饰具有超稳定的特点,从上层贵族到下层百姓的上下贯通的袍服样式,几千年一成不变。D袍服作为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传统款式,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麻纤维的织物服装的出土,标志着仰韶文化时期已经进人到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B

9、服饰的发展变化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社会文化思潮涌动3C在传统服饰所受的影响因素中,西方更多的是受神的影响,而中国却是受前人的意志的影响更大。D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文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决定了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服饰被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之后,它其实就变成了统治者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的一件工具。B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魏晋士人的反叛着装,盛唐服饰的空前解放都是中华传统服饰发生发展的不同表现,但百变不动其根,传统的基本款式不变。C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

10、的中国传统服饰,也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D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历代遗留下来的人物图像、陶俑彩塑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根本。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个小题)(1) ,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 千岩万转路不定,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捣衣砧上拂还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江流宛转绕芳甸 ,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4)积雨空林烟火迟,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云中谁寄

11、锦书来? ,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四、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途中见杏花吴 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_3.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013 高二语文暑假作业(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1C 2.C 3.A 4.D 5.A 二、社科类阅读6.C 7.D 8.D三名句填空 (1)钟鼓馔玉不足贵;迷花倚石忽已暝(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玉户帘中卷不去(3)月照花林皆似霰;二十四桥仍在(4)蒸藜炊黍饷

12、东菑;雁字回时四、诗歌鉴赏8.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 。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9.惜春之情。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无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流离之苦(或:身世之叹) 。使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兴华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故国之思。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身心忆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信息朝廷,点出了自己的愁怀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