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826568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_3 化学平衡的移动(第2课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课件 苏教版选修4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建设,2.3.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有的同学认为,在KSCN溶液与的FeCl3溶液的反应平衡体系中加入KCl晶体会对化学平衡有影响,而且平衡会逆向移动。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此平衡中K+与Cl没有参加反应,观点错误,不移动,不移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下列三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当改变压强时,平衡是否移动?怎样移动? N2 + 3H2 2NH3 H2 + I2(g) 2HI CO2 + C(s) 2CO,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粉红色),(蓝色),H0,温度变化,颜色发生改变,(红棕色),(无色),化学平

2、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1.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正逆速率都增大,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正逆速率增大倍数不同, 可由平衡移动方向反推,t2,v”正 = v”逆,v逆,v正,升高温度,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气体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t2,v”正 = v”逆,v逆,v正,降低温度,2NO2 N2O4 H = 57 KJ/mol,气体颜色变淡,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三、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已知反应A2(g)+2

3、B2(g) 2AB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大,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B,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t2,v”正 = v”逆,使用正催化剂,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不改变反应混合物的百分含量;改变达到平衡的时间。,A、升高温度,B、

4、降低温度,C、加入催化剂,D、减小容器的容积,2、可逆反应:A(g)+2B(g) 3C(g)+D(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如何改变条件使曲线a变为b( ),平衡逆向移动,n(c)减少,平衡正向移动,n(c)增加,平衡不移动,n(c)不变,但是达平衡所需时间减少,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平衡不动,n(c)不变,达平衡所需时间减少,CD,向右即O2浓度减小的方向,向右即SO3浓度增大的方向,SO3浓度较原平衡小,O2浓度较原平衡大,减弱这种改变,向左即温度降低的方向,向右即压强减小方向,不能抵消这种改变,平衡温度比旧平衡高,总压强比原平衡大,3、思考并完成下列表格,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

5、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2、常见条件,浓度、压强、温度三种条件变化,3、移动结果,仅能削弱外界条件的影响,但不能消除影响。,4、原理应用,选择恰当的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工艺条件, 既有高产率(平衡移动决定)又能缩短生产周期(速率决定)。,4、已知反应 N2(g)3H2(g) 2NH3(g) H92.4kJmol1,利用有关知识分析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1、向反应器中注入过量N2,2、采用适当的催化剂,3、在高压下进行反应,4、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

6、化率,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产率,反应速率加快,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反应速率加快,5、在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 CO + NO2 (g) CO2 (g) + NO H0 达平衡后,只改变下列的一个条件,填写有关的空白:,增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c(NO2)将 ,反应混合物的颜色 。 升高温度,平衡 ,体系的压强 。 加入催化剂,平衡 ,NO2的物质的量 。 通入O2,反应体系的颜色 ,NO的物质的量 。 通入N2 ,体系压强 ,平衡 。,不移动,增大,加深,逆向移动,增大,不移动,不变,先变深,后变浅,先减少,后增多,增大,不移动,D、在FeSO4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D,6、下

7、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密闭、低温是存放氨水的必要条件,B、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C、 硝酸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空气以提高NH3的利用率,Fe+2Fe3+ = 3Fe+2,压强的影响,温度的影响,平衡移动原理,浓度的影响,1、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着使其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2、减小浓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着使其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正方向移动;增大产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着逆方向移动;减小产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1、增大压强,化

8、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1、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动,2、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2、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不动,平衡移动原理,压强的影响,温度的影响,浓度的影响,平衡移动原理,1、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2、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慢,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压强的影响,浓度的影响,温度的影响,平衡移动原理,1、适用范围,适用于任何动态平衡体系,2、常见条件,浓度、压强、温度三种条件变化,3、移动结果,仅能削弱外界条件的影响,但不能消除影响。,4、原理应用,选择恰当的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工艺条件, 既有高产率(平衡移动)又能缩短生产周期(速率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