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805195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XX县XX乡XX村努力在“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上做文章,围绕“发展增收、实事办实、班子建设”三个中心,千方百计带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程标准】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状况。【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两岸交往概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分析认识趋势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资料史论结合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

2、家的承认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唯物史观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反对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分子的分裂活动【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学习难点】一国两制【核心知识】1、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峡两岸的交往毛泽东时代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邓小平时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江泽民时代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1993年,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胡锦涛任职时期2004年提出“四点建议”2005年起,国民党主席每年访问大陆2、二十多年来,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课时训练】1、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现在对哪一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 ( )A香港 B澳门C西藏D台湾2、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一国两制 B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C武力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3、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

4、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战争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三不政策4、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对台湾的政策不同于港澳地区的是 ( )A设立特别行政区 B社会经济制度长期不变C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利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5、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B“一国两制”出台C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6、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后,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

5、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 ( )A相同的心理素质 B共同的文化传统 C相同的经济基础 D共同的生活习俗7、2008年6月13日,海峡两岸时隔9年后“”再次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下列事件中使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是( )A海基会成立 B海峡协会成立 C汪辜会谈D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8、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不”政策 B海协会决议 C海基会决议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9、李登辉搞“”身败名裂;陈水扁发表“一边一国”、“公投”等言论,落得民心背弃。针对这些事实,你的正确态度是()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把国家大事当作自己的事,自觉维护

6、民族与国家的尊严站在一旁评头论足,妄加指责积极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ABCD10、2008年12月23日,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抵达台湾,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两只憨态可掬的“国宝”不仅惹人喜爱,其名字也被寄予了深刻的寓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B“”分裂势力已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C两岸彻底“团圆”已指日可待 D海峡两岸所有人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11温家宝总理在每年的上都要答记者问,他回答记者提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2009年,温总理在谈到两岸关系时引用鲁迅的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

7、仇。”审核:黄永辉材料二 2010年3月14日,温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元代画家黄公望名画富春山居图辗转流失、分藏两岸的故事,希望两幅画能合成一幅画,并道出“画是如此,人何以堪”的心声。温总理这番话在海峡两岸引起巨大回响,第二天台北故宫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随即作出回应,将尽快促成这幅传世名画的合璧展出。请回答:(1)国共两党在历史上既有“劫波”,也有“相逢一笑”,请就国共两党历史上的斗争与合作各举一例说明。(2)温总理希望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两幅画能合成一幅展出,表达了他的什么愿望?(3)统一是历史趋势,请举出一例促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与祖国统一的历史事件。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

8、,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材料二 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新闻报导(2008年12月)材料三 我想先说明一个事实,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就拿去年来说,尽管遇到金融风波,双边的贸易额还接近1300亿美元。温家宝(2010年3月13日)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它是由谁提出的?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2) 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3) 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领村民增收致富,特别是今年以来,XX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与党支部晋位升级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