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805060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_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XX县XX乡XX村努力在“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上做文章,围绕“发展增收、实事办实、班子建设”三个中心,千方百计带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2017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对应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狡黠(xi) 葱茏 拐弯抹角(m) 眼花缭乱 B埋怨(mn) 商榷 一

2、模一样(m) 墨守成规 C干瘪(bi)锤炼 良莠不齐(yu) 谈笑风生 D追溯(s)黏膜 乳臭未干(xi) 惟妙惟肖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B一场春雨过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C宜家超市正式入住我们小区,我和妈妈前去惠顾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D面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永州市政府未雨绸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交通部门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四个亚太国家的舰队在茫茫的大海上搜寻数月,依然一无所获。 C丢失

3、的包里除了妈妈刚给的100元钱,还有身份证、学生证、手机等证件。 D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的“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用。 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B CD 5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名山中,五

4、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嵩山。 B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C端午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等等。 D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的美女王昭君。6综合探究与运用(10分)莲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它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实(莲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请你依据了解到的莲文化,按以下问题,对莲作一番探究。 (1)请写出三个莲花的别称。(3分) (2)莲文化源远流长,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请写出有关莲的诗、歇后语、成语各一句(3分)。诗: 歇后语: 成语: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自己不慕名

5、利,洁身自好的节操,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塑造了一座精神碑,因而流芳百世,为千古敬仰;而当代,比尔盖茨却因巨大的财富而富冠全球,称为当代世界的物质领袖,因而受到现代人的追捧。你会追随谁呢?说出你的观点,谈谈你的理由(4分) 7名著阅读(共5分) 当他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剖开他的颈子,切除一侧的副甲状腺时,死神的黑色翅膀曾经三次触及到他。然而他的生命力非常顽强。达雅焦急不安地守候在外面,几个小时以后,她看见丈夫脸色像死人般苍白,但仍然很有生气,而且像往常一样平静温存: “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

6、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丧失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他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队伍中去。 (1)上面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 ,节选自小说 。(2) 该书中主人公因 而在12岁的时候就被迫过早地离开了学校,做起了童工,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别人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文中“一条道路”具体指的是 。所选文段是写主人公因伤病接受手术的情景,体现了他 的性格。 二、古诗文阅读(共2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比:副词,接连地。还:通“环”,环绕。朝:早晨。一旦:一天。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B执策而临之(用鞭子打) C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D去而顾之(回头看)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

8、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执策而临之/去而顾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愿子还而视之 C其真不知马也/人莫知之 D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10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B.【乙】文中骏马因伯乐而升值,说明权威对于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 C.【甲】文中划线句表现出食马者的愚昧浅薄、狂妄无知。 D.【乙】文告诉我们凡事要注重实地考察,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否则会犯经验主义错误。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每小题3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二)古

9、代诗歌阅读(7分)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之情。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只是渲染了清秋气氛。C.“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是指离愁别恨,亡国之愁。D.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1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八百里分麾

10、下灸,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3) ,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报君黄金台上意, 。( 李贺雁门太守行 )(5)生活中,遇到困境怎么办?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我们: “ ,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说明性文章(6分 中 国 珠 算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将廉价的制作材料、精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学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

11、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盘珠算法插图记载是上1珠。午荣的鲁班经是上2珠,下5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并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渐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 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