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805059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题出自: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7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一. 重点、难点1. 掌握常见的实验题类型2. 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能够系统的整理出实验题考查的基本范围和思路。二. 具体内容常见的书本实验:1.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2. 粗盐提纯3. 三大气体的制取4. 三大气体的性质常见的实验题类型5. 物质的制备6. 干燥净化装置7. 溶液共存问题8. 一包白色粉末问题9. 表格推断问题10. 实验设计问题11. 实验评价问题【典型例题】例1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O,若温度保持不变,正确的是( )A. 溶液质量不变 B. 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C. 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质量

2、分数不变 答案:CD 解析:掌握饱和溶液的相关操作的情况。例2 一包固体物质可能由Na2CO3、K2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试样少许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固体物质中( )A. 一定有K2SO4 B. 一定有NaCl C. 一定有Na2CO3 D. 可能有NaCl 答案:AD解析:注意分析实验过程中加入试剂引入的离子的影响。例3 某硫酸钠样品中可能混有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镁和氯化钡中的某些物质。取该样品14.2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

3、液,得到24.3g白色沉淀,则对该样品组分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既无硫酸铜,也无氯化钡 B. 只有硫酸镁,没有硫酸钾C. 肯定有硫酸镁,可能有硫酸钾D. 肯定含硫酸镁,也含硫酸钾 答案:AC 解析:注意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结合的题目的解题方法。 例4 Mg、Fe分别与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的质量:MgFe B. 反应后产生H2的质量相等C.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MgSO4溶液FeSO4溶液D.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FeSO4MgSO4答案:BD解析:重点考察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 例5 有

4、氧化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铜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若取16g该混合物,使其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生成5g水,则混合物中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 答案:CuO 解析:运用极值法解题。 例6 现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盐酸、氯化钙溶液、纯碱溶液、硝酸银溶液,按下表中实验顺序两两混合进行实验,现象见表:顺序1234实验A+BB+CC+DA+C现象有气泡有沉淀有沉淀无明显变化推断A、B、C、D的化学式 答案:HCl;Na2CO3;CaCl2;AgNO3解析:注意从特殊的现象入手。 例7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 只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5、NaCl和KNO3的混合物B. 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溶液,证明存在SO42C. 将H2、O2混合气通过盛有灼热CuO的玻璃管以除去H2D. 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粉和镁粉 答案:D 解析:必须准确掌握实验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例8 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 B. 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C. 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u D. 固体物质中一定没有Fe 答案:A 解析:掌握置换反应的特点和间接的反应。【模拟试题】1. 下列每组内的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不发生

6、改变的是( )A.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B. 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锌溶液C. 足量的盐酸与碳酸钠溶液 D. 烧碱溶液与稀硫酸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浓盐酸和碳酸钠晶体分别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质量会减轻B. 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在空气中暴露,质量都会增加C. 将铁片插入硫酸锌溶液中,取出,溶液的质量将增加D. 用5%的稀硫酸进行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加3. 下列过程,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 向pH为4.5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B. 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加热胆矾晶体D. 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中,微热4. 在室温下,体积

7、相同且无污染的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各一烧杯(两只空烧杯的质量相同),请你设计三种合理方法鉴别。5. 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 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锌溶液 B. 铁、铜、氯化锌溶液C. 锌、氧化铜、硫酸亚铁溶液 D. 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锌溶液6. 现市面上流通的5角硬币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A. 硫酸铜溶液 B. 硝酸银溶液 C. 盐酸 D. 硝酸钠溶液7. 区别H2和CO,可用的方法是( ) A. 分别通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性B. 将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分别通入石

8、灰水中C. 分别与灼热的CuO作用,观察CuO的变化D. 分别在空气中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8. 下列溶液加入括号内的物质,能使溶液的pH明显减小的是( ) A. 氢氧化钡(硫酸钠) B. 稀盐酸(碳酸钠)C. 氢氧化钠(稀硫酸) D. 稀盐酸(硝酸银)9. 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的是( ) A. 碳酸钙和氧化铁 B. 氯化钙和硝酸铜 C. 氯化铁和氢氧化钙 D. 二氧化锰和氯化钾10. 甲、乙两溶液中分别含有、CuSO4、NaOH、Na2SO4中的两种和三种物质。当将甲、乙溶液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经沉淀、过滤,滤液中只有一种钠盐。则甲溶液中含有的两种物质为_,乙溶液

9、中含有三种物质为_,反应后滤液中的溶质为_。11.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HCl):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B. 氧化钙(CaCO3):高温灼烧C. 氧化钙(BaSO4):加适量水溶解,过滤D. 氯化钾(K2CO3):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12. 为区别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空气四种无色气体,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 A. 水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澄清石灰水 D. 用燃着的木条 【试题答案】1. D 2. C 3. A4. 蒸发溶剂,看析出;加入氯化钠,不溶的是氯化钠溶液;测导电性,能导电的是氯化钠溶液;尝味道;称量质量,质量大的为

10、氯化钠溶液;加硝酸银溶液。5. D 6. D 7. B 8. C 9. D10. 、NaOH;、CuSO4、Na2SO4;NaNO311. C 12. D【试题解析】1. A产生沉淀,减少;B不发生反应;C产生气体,减少。2. A中碳酸钠晶体风化;C中加入铁56,跑出锌65,所以减轻;D中硫酸的质量不变,只是水减少。3. B银白色变成黑色;C蓝色变成白色;D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5. A不能判断铁和锌顺序;B不能确定铁和铜顺序;C氧化铜不能用来确定金属顺序。6. D中硝酸钠和铜、锌没有现象。7. 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的鉴别是根据燃烧产物。8. 使氢氧根离子变成水、沉淀、气体的反应。9. 找一个可溶,一个不溶,并且不发生反应的。10. 根据同一溶液中的各成分共存来推断,所得溶液的溶质应是不反应的离子生成的。11. 氧化钙遇水生成氢氧化钙,使主要物质变质。本试题出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