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804823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XX县XX乡XX村努力在“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上做文章,围绕“发展增收、实事办实、班子建设”三个中心,千方百计带第10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孤独之旅作者是_,选自_,本文主人公是_。答案:曹文轩|草房子|杜小康解析:注意“轩”写的写法,不要错写成“斩”,草房子要用书名号。点评:关于作品作家的文学常识平时要注意记忆,文字的写法要记清楚。2下列加加点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跌(di)落雍(yng) 撩(lio)逗 狗吠(fi)B万重(chng)山蹲(dn)掺(cn)杂 聚(j)集C扎(z)成 给予(y) 稠(chu)密抠(ku)D旋(xun)风 回应(

2、yng) 肥硕(shu)白嫩(nn)答案:B解析:B项中“掺”读chn点评:判断字音的正误,要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3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了到另一翻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B他对杜小康带了哭腔的请求,置知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赶向前方。C前行是纯脆的。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了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答案:D

3、解析:本题用反选排除法,A“翻”为“番”,B“知”为“之”,C“脆”为“粹”,答案为D。点评: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4解释下列句中加下画线的词。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厚实:_b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歇斯底里:_答案:丰富、富裕|原意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这里指暴风雨异常猛烈。解析:本题中的两个词都是在本义的基础上产生了在语境中新的意义,要解释清楚其语境义。点评: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是在本义的基础上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产生的,有些使用本

4、义,有些意义有所变化,要注意辨析,要根据语境来理解词语的意义。5小说的三要素:_、_、_。其中, 又是主要要素。 答案:情节|人物|环境|情节解析:根据对小说常识的了解直接填答即可。小说以情节见长,所以“情节”是主要要素。点评:文学作品的常识,平时学习要多了解记忆。6. 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有:_、_、_、_。 答案: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理描写及作用解析: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便于分析作品人物形象,并要很好的掌握运用,提高写作水平。点评:阅读小说作品,对描写人物的方法要充分了解,写作时学会运用。7 大多数情况下,_描写更能让人物形象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答案:语言

5、解析:言为心声,所以在叙事作品中,人物的语言直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表达人物的形象。点评:对于人物描写,不仅要知道四种描写方法是什么,更要理解各种描写方法的特点和作用。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_地对前方感到_和恐惧。父亲_也是有所慌张的。但他在儿子面前,必须显得镇定。到暴风雨将歇时,_还有十几只鸭没被找回来。那几十只受了惊的鸭,_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答案:突然|茫然|显然|依然|居然解析:根据各项中的信息回顾课文内容,根据句子的内容判断其所叙述人物行为的情境,填写有关的词语。点评:本题要求填空几个带“然”的表达某种情形状态的词语,提醒学生对此类内

6、类的词语要比较理解记忆。9.将“忽然”“居然”“茫然”“突然”“显然”填写在横线上。但它竟然在一天早上,_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_地对前方感到 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_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父亲_也是有所慌张的。答案:忽然|突然|居然|显然解析:首先要了解“忽然”“居然”“茫然”“突然”“显然”的所表达的事态情境的不同,“忽然”“居然”是事情发生在意料之外,“茫然”表达对事情的情态不了解不知如何对待,“居然”指与所想不同让人惊讶。然后结合原文内容根据语子的语境来判断各词

7、的选用。点评:本题要求填空几个带“然”的表达某种情形状态的词语,提醒学生对此类内类的词语要比较理解记忆。10.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_等杜小康终于有了倦意,躺到船舱的席子上。_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_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_答案: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用。解析:首先要了解描写方法为两大类,一是景物描写二是人物描写,而人物描写有四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根据各句内容判断即可。点评:描写方法是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常识,要了解并学会运用。11.体会下面人物语言的含义。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

8、忧无虑地读书”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答案:感觉自己很残酷 他那么小就让他接受这样的事实 有点委屈他 所以保证让他以后可以上学。非常激动 辛苦的等待终于换回了收获。解析:将句子还原到本文中,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来理解说话者内心活动。第一句是在“儿子”想读书而被迫跟着父亲放鸭这一环境父亲所说的话;第二句是在父子两在放鸭的过程见到鸭子下蛋时父亲所说的话。点评:理解人物语言的含义要结合具体的情节环境来理解。写好人物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很重要。12.小说高潮部分的主要事件是答案:暴风雨的来临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划分情节几个部分判断作答。点评

9、:小说情节有四个组成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开端是事件的开始阶段,包括事情的起因;发展是指情节向前推动有所变化的阶段;高潮是指情节变化最激烈,人物活动最突出,矛盾冲突最严重的阶段;结果指故事的结束阶段。了解情节的四个组成部分,对于写作很好的叙述事件有一定的帮助。13为什么说父子俩最大的敌人是孤独?他们是如何战胜这一敌人的?答案:父子二人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失去了与人的交往,而且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单调,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与折磨。明白了既然无法回避,于是坦然地面对,坦然地忍耐。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抓住题目中的答点“孤独”“战胜”根据文中具体

10、的情节分析人物的所处的环境以及心理活动作答。点评:分析人物的情感离不开具体的故事情节,此类问题要紧扣原文中的具体情节,仔细体会人物在某一种情境下的心里活动。14“杜小康注定了要在这里接受磨难”,他都受了什么磨难?答案:孤独的磨难,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磨难。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抓住题目中的答点“磨难”根据文中具体的情节从人物的处的环境与内心感受两方面来解答。点评:此类针对作品人物或情节某一问题的解答,要注意抓住题中的答点,据此梳理作品内容,找到相关信息概括作答。15找到那十几只鸭子后,杜小康哭了,但并不是悲哀,为什么呢?答案:是委屈的哭,因为这样艰辛的生活本不应该由他这样幼小的心

11、灵和身体来承担;又是激动的哭,因为他战胜了这样的磨难,感到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抓住题目中的答点“哭”“不是悲哀”找到文中具体的情节即暴风雨后杜小康与父亲经历艰难找到了鸭子,结合其它的瓦萨体会此时杜小康心理活动,根据其情感。点评:分析人物的情感离不开具体的故事情节,此类问题要紧扣原文中的具体情节,仔细体会人物在某一种情境下的心理活动。16风雨过后的“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答案:找回了走失的鸭子,意识到了自己的成长,为自己的举动而兴奋,内心不再悲哀难过,所以有这样的感觉。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理解

12、分析。本句是环境描写,在在文中出现在杜小康找回鸭子后,所以可以从衬托人物心情方面来理解。点评:分析人物的情感离不开具体的故事情节,此类问题要从景物描写与表达人物心情的关系来考虑。17文中说“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子。”品味一下这句话的含义。答案:在本文中鸭子是杜小康的一个客观对应物,伴随着鸭子的成长,杜小康也真正长大了,意识到了成长的责任。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理解分析。理解本句一语双关的作用,是以鸭子来写杜小康。点评:分析作品的重要句子的含意,要结合作品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18文章最后对杜雍和的语言描写用了省略号,你能补上省略的内容吗?要切合人物此时的心情。答案

13、:那么长时间的孤独,那么长时间的担心、痛苦,那么多的付出,今天终于收获了,家境的改变也终于又有希望了。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理解分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结合杜雍和找到鸭子一情节来体会其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拟写杜小康的心理活动,表达其快慰的心理感受。点评:拟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要根据具体的情节环境来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19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同,杜小康的成长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答案: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成长是需要代价的,只有经历过一番痛苦的磨难,人才能真正长大。每个人都应该珍视自己所承受的磨难,因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那么长时间的孤独,那么长时间的担心、

14、痛苦,那么多的付出,今天终于收获了,家境的改变也终于又有希望了。解析:根据文中杜小康在故事情节前后的心理变化的描写理解其在苦难中成长的经历,据此从苦难与成长的关系来谈感想。点评:谈阅读感想,首先要根据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然后谈感想。20“孤独之旅”是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答案:“孤独之旅”主要指杜小康在孤独中的成长的过程。具体而言,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是孤独;随父亲一同放鸭,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及人群是孤独;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更让人寂寞和孤独;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让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未卜的前途更让他恐惧和迷茫。就在这孤独之中他长大了,坚强了。解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品的故事内容,理解分析。“孤独”是杜小康离开了小伙伴不得上学被迫跟着父亲放鸭的里感受,而“旅”有“走过”“路程”的含义,暗示着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从这两方面理解即可。点评:分析作品的重要句子的含意,要结合作品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21小说结尾写道:“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的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