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745199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四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4实践与认识对点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立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是市委、市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推动XX经济社会科学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践与认识 1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 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 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时间、雨水、农作物、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说明了。由题干中谷雨节气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活动,可以看出人们认识并利用了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因此说法正确。中“征服”说法错误。错在“完整”一词上,认识具有无限性,不能说获得完整认识。在对待“规律”这一

2、问题上,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尊重规律,为人类造福,但不能改造规律、创造规律、消灭规律。 2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着听琴者的情感体验 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错误,琴乐是人为事物,对人心志的影响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夸大了琴音物理特

3、性的作用,听琴者的情感体验受琴音本身的物理特性影响,更受弹奏者的艺术水平、弹奏的内容、欣赏者本身的经历和感受艺术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琴音对人的心态和情绪的影响不同,说明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古琴制作和琴曲创作作为实践活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故具有社会历史性,正确。 3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强调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体现了办事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很显然符合题意

4、。 4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 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能说谁更可靠,观点错误;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旨,故C项应选。 5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健康成年小

5、鼠置于黑暗中一周后,它们辨别音高的能力也可显著提高。此前,科学界通常认为这种变化主要发生在幼年阶段,且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 ) 科学的价值在于造福社会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 认识的真理性需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研究人员最新的实验结果改变了科学界对年龄影响辨别音高能力的认识,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不断经受实践的检验,正确;与题意不符;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错误。应选D项。 6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

6、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人们对海洋的探索水平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提高,这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为人们认识海洋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符合题意,故选A。与题意不符。 7上海自然博物馆开馆还不足一月时,“海星被摸死!模型巨蜥的脚趾也被摸断了!”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文明素养的思考。文明素养( ) 是检验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 需要知行合一,

7、自觉养成 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培养需要全社会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错误,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是检验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应选;说法错误;应选,全社会文明素养靠个人、社会、国家等共同努力才能提高。答案为D项。 82015年8月9日,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古昭公路正式通车,为避免开山毁林,该路有4公里建在峡谷溪流中,是我国首条水上生态环保公路,被人们称为“最美水上公路”。此处的“最美”来自于( ) A实践活动中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B实践活动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C生态环保理念为实践的出发点 D实践中尊重自然顺从自然 答案 A 解析 生态环保公路体现尊重自然、尊重客

8、观规律,所以,从实践特点看主要体现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A项当选,B项排除。C项错误,理念、认识不是实践的出发点;D项错在“顺从”上。 9国务院决定于2016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查清、查实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农业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新变化。我国开展全国农业普查的直接目的是( ) A检验我国现阶段“三农”政策的合理性 B提高社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 C为国家制定更科学“三农”政策提供依据 D实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 C 解析 普查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增强国家支农政策的有效性。A、B项易排除。D项有迷惑性,但题干问的是直接目的,所以,C项更

9、准确。 10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特点。 时期 人类印记 原始文明 对大自然顶礼膜拜,人类屈服于宇宙的神奇威力 农业文明 人类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 人定胜天,人类无穷无尽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大自然受到剧烈创伤 信息文明 自然是人类的伙伴与朋友 分析上表可以看出( )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过程 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固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同,符合题意;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顶礼膜拜利用改造自然人定胜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的过程,这体现了。从表中分析不出来;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错误。 112015年9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证据显示火星在夏季几个月间,可能有水在地表上流动。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意味着火星探测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无论是对于寻找火星上的生命存在,还是未来的火星载人登陆计划,都将产生影响。这进一步佐证了( )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谬误 正确的认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

11、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材料中科学家的发现意味着火星探测研究又向前推进一大步,体现了;这一发现对未来的火星载人登陆计划将产生影响,体现了;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说法错误,真理是被实践检验过的正确认识,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122015年11月3日,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机器人宇航员“小天”首次亮相。“小天”是一种能应对恶劣空间环境和复杂操作任务的新型空间机器人,未来可应用于空间站、载人登月等有人环境,也可应用于在轨服务、空间探测等无人环境。这说明( ) 依靠科技创新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客观事物 科学技术可以

12、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我国成功研制“小天”这一空间机器人,目的在于将其应用到空间探索的有人环境或无人环境,促进空间科学的发展,这体现了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符合题意。“小天”的成功研制会对未来空间探测带来较大帮助,表明科学技术可以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改造规律说法错误,不选。中“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客观事物”说法错误。 1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解析 从材料中的“规范和引导”可以看出要答意识的能动作用;从“实践”“永无止境”可以看出要答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14、力、认识具有无限性等内容;从“落实为行动中的法”可以看出应答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

15、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解析 审设问可知,本题要求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分为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结合材料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即可。 152015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中国经济向好态势不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施的空间还比较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2015年11月6日举行的第六届财新峰会上,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2009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形势,从金融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