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736456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小题精练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立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是市委、市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推动XX经济社会科学赶超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小题精练3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1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35题。3自然带和自然带的分布分别符合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

2、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4图中甲山脉自然带带谱与下列图示自然带吻合的是A B C D5图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7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

3、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面左图为河边猎鱼的熊近照,右图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地形对堪察加半岛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是A阻挡盛行风,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B山脉呈南北走向,加剧了岛屿南北的温差C地势高差大,形成气候的垂直差异 D中部山间谷地,形成夏季气温低值区9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是A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B

4、火山频发,生存环境恶劣C淡水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小 D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图甲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在4 800 m左右,图乙为图甲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下列关于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海拔高度低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地处山地迎风坡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季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左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

5、列正确的是常绿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干暖灌丛 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冰雪A B C D读某山地相关示意图,回答1213题。12图中自然森林是 A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13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 A B C D (2016新课标全国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416题。14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15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 B

6、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16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 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2016新课标全国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718题。17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18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2015江苏卷)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

7、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20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2015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 B C D22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

8、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答案速查:1234567891011BBAABCBCDCC1213141516171819202122ABCDCACDCCA【答案】1B 2B 【解析】1根据图示源于土壤湿度增大,可使空气湿度增大,在于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同时由于蒸腾作用加强,导致降水增加;土壤热容量越大,气温变化幅度越小。故选B。2该图显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B。【答案】3A 4A 5B【解析】3根据图示自然带从体现了南北方向上,因热量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然带从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干湿度地

9、带性分异。故选A。4图甲山脉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南坡为阳坡植被的海拔分布高于北坡。注意该山脉高度只有3130米,故一般自然带的垂直带谱不太多。故选A。5绿洲位于沙漠之中,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冰川水的融化,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非地带性规律。故选B。【答案】6C 7B 【解析】6天山博格达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北坡有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山腰上降水较多,故在山腰形成森林,向上海拔高形成高寒草甸及冰雪带,向下降水越来越少,逐步过渡为山地草原、山麓温带荒漠。甲正处于从山腰上森林向下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山麓荒

10、漠地带。故选C。7要形成丰富完整的自然带,就需要一定水热条件,而从海陆位置的角度看,该地深处内陆,水汽到达少,最不可能是其形成因素;中纬度温带加上海拔高,使其在垂直方向上有差异的可能,大气环流(西风)带来一定的水汽,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故选B。【答案】8C 9D【解析】8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堪察加半岛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但是由于半岛东西两侧均临海,所以降水差异不大,A错;山脉南北走向,阻挡冬季风,加剧了岛屿东西的温差,B错;读图可知,图中区域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大,C对;中部山间谷地,形成夏季气温高值区,D错。故选C。9联系食物链方面的知识可知,大型植食

11、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植物,而堪察加半岛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因此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堪察加半岛为温带季风气候,多河流发育,淡水资源丰富。故选D。【答案】10C 11C【解析】10读图,根据密支那的位置和右图中的气候资料分析,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海拔较低,夏季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且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自然带类型是热带季雨林,C对。其受季风环流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错。A、B、D错。故选C。11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高黎贡山,在Q点河谷中,受南北向山脉阻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12、,降水少,由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干热河谷,景观是干暖灌丛;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海拔再升高,气温下降,出现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到山顶,海拔3374米,景观是针叶林。根据材料,海拔4800米是雪线,该山脉没有高山草甸和高山冰雪景观。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故选C。【技巧点拨】根据区域位置,判断气候类型。结合区域地形等因素,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相应的自然带类型。山地垂直自然带中,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水分条件。注意该地山高谷深,受地形影响,河谷地区因位于背风坡,且蒸发旺盛,形成干热河谷,景观成为干暖灌丛;该山海拔较低,结合材料判断,该山没有雪线分布。【答案】12A 13B【解析】12读图,图中雪线的海拔约为2300米,即山麓地带平原地区气温约为13,该山地应位于温带地区,最有可能是欧洲,山麓地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