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680449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学案 岳麓版必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加强学习,把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跟进学、经常学、反复学,真正学深悟透、学懂弄通。要带头深入调研,走向基层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学习目标: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重点:二战后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等国家兴起和发展对国际格局的影响。2.难点:归纳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原因。教材整理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2)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它们当

2、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于是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2形成3发展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4影响(1)经济: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2)政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课内思考阅读教材P111方框的内容:想一想,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西欧在外交方面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也反映出西欧同美国的矛盾加剧,展开了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原因: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大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教材整理2日

3、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1原因(1)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和物资援助。(2)战后初期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封建因素。(3)重视科技与教育。(4)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2成就19561972年呈现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3影响(1)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误区警示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扶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非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

4、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教材整理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亚非拉地区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2)这些国家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甚至成为美苏争霸的战场。2目的改变不合理的状况,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3兴起(1)标志: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2)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3)含义: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和平共处,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4影响(1)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

5、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2)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13的内容,思考: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美国操纵联合国的时代结束,第三世界崛起,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通过政治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2.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

6、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探究点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史 料解 读史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注意多次出现的词语“竞争”,联系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挑战进行分析。史料二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

7、多元化社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抓住关键词“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和“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联系世界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提示】美欧经济竞争激烈。(2)根据史料二,分析“多元化”社会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多元化”社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含义:多极化趋势。原因:美国实力的下降;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中国的振兴;第三世界的兴起。【史论拓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1具体原因(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外交上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

8、局面,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3)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2根本原因世界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外长舒曼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法国做出了欧洲建设的第一个决定性举动,并且把德国也联合进来”。这里的“第一个决定性举动”是指法国倡议建立()A欧洲原子能联营B欧洲煤钢共同体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西欧经济共同体【解题模板】抓关键注意题干信息“50年代初”“第一个”“法德”排易误欧洲原子能联营和西欧经济共同体成立于1958年,北大西洋

9、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与题干信息不符,A、C、D三项错误验结论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形成。它的成立标志着法德和解,成为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B项正确【答案】B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的现状是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二战”后,在东方、苏联凭借在“二战”中的影响加深了对东欧的控制;在西方,美国凭借马歇尔计划也

10、加强了对西欧的渗透。材料中作者观点“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正反映了这一特点。【答案】C2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文中所指的 “文明”行为是()【导学号:24940143】A接受马歇尔计划B参加了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欧洲共同体D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引文的主体是“欧洲”,注意此句“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主要体现的是欧洲的复兴。马歇尔计划实质是美国控制西欧的举措,故A项错误;东欧国家参加经互会,这是苏联控制东欧的举措,故B项错误;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欧洲

11、经济迅速崛起,国际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1949年西欧国家加入北约,这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军事联盟,故D项错误。【答案】C3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其根本原因是()【导学号:24940144】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D日本力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解析】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日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而努力,其根源是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答案】C4(2016海南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以自己

12、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这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A全球化趋势B多极化趋势C一体化趋势D区域集团化【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西欧、日本以及新兴独立国家的兴起与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B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国名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增长率(%)6.75.65.32.99.63.5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1970年美国日本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37.89.4510.16.5100%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黄金外

13、汇储备15.55.214.65.3100%材料三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方法。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1961年9月)(1)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2)导致上述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不结盟运动产生的原因。【解析】读材料一、二两表格时,应根据表格数据横向和纵向比较,理解“二战”以来西欧国家、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美国的相对衰

14、落。第(1)问,归纳出现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可。第(2)问分析欧洲、日本发展的原因、影响。第(3)问应注意充分根据材料三,全面、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答案】(1)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2)原因:“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经济迅速恢复,西欧国家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战后的日本通过民主改革,重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加上美国的支持,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美国经济发展放缓,陷入越战泥潭。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动摇。(3)美苏对峙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积极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敢于担当,是我们党先进、优秀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证,是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无私的政治品格,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如何担当作为,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