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60231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岳麓版讲义:第八单元 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第23讲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讲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时间: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2原因(1)19121919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减少;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其振兴实业的热情;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2)19281937年:基本实现全国统一;国民政府得到发达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3表现: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二、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2、1时间:抗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2原因(1)封建势力的压迫。(2)外国资本的掠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排挤民族工业;日伪政权采取“军事管理”、物资管制制度等对沦陷区经济进行破坏;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3)官僚资本的压制:实行“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和专卖制度等打击民族工业。(4)动荡的社会环境:军阀混战、日本侵华、解放战争等导致政局长期动荡,影响发展。3表现:陷入绝境,纷纷倒闭。概念阐释“民族资本”“外国资本”与“官僚资本”(1)“民族资本”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或民族独立国家中民族资产阶级拥有的资本,一般是中小资本。(2)“外国资本”则是相对于本

3、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3)“官僚资本”是指统治者凭借国家权力获得的资本,这种资本通常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1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国民政府还实行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2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

4、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3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其主要内容是:(1)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一律使用法币。(2)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其中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进展,重工业和农业也有所发展。考点一民

5、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1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实业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5)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不断革新技术、坚持合理经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阻碍因素(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6、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2)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阅读下面史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史料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

7、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全面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论证:_答案内:国民党发动内战,对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1近代民族工业起步阶段的艰

8、难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12发现问题旧思想阻碍着民族工业的发展,这拓展了教材知识。命题角度近代民族工业起步艰难的原因;近代工业文明与传统思想的碰撞。2实业家宋棐卿的实业救国之路著名的实业家宋棐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

9、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百年巨商发现问题民族工业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的艰难发展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命题角度东亚企业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及衰落的原因;“实业救国”的实践与评价。考点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1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

10、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2民族资本主义的特征(1)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2)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3)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4)从结构看,

11、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5)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6)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发展繁荣,时间很短,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要求:分析下面的材料,找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材料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

12、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行业纺织业缫丝业面粉业火柴业水电业机器业矿冶业数量(家)82705328602073资本额(万元)1 332.1556.9786.81303 813.8352.12 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主要信息:_答案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张謇对中国近代化的贡献张謇(18531926)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

13、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察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等发现问题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其贡献表现在工业、教育、公益事业

14、等方面。命题角度张謇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贡献;张謇慈善公益事业思想的特点及成因。2法币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

15、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王巍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发现问题1935年的币制改革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意义巨大。命题角度1935年币制改革的背景和目的;法币改革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时间题号时间题号2017全国,282016全国,30全国,301命题点: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2017课标全国,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