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60079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高中语文苏教版同步选修史记选读教师用书:05 项羽本纪 word版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羽本纪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内容赏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士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李清照本女儿之身。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一个坎坷漂泊的女子,一个沧桑憔悴的女子。笔墨所抒人杰之“杰”,高出众人几层之上;鬼雄之“雄”,豪踞鬼神遍及之处。一个“思”字,标示她

2、的思想所向、志向所指,何等的无畏生死之气。这是她另一种底蕴的显露,是她另一种气质的光彩,是亡国之悲愤、爱国之强烈、命运之不屈的铮铮风骨和铿锵见证。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王翦(jin)戮力(l)惮(dn)会稽(kui) 瞋目(chn) 绐(di)裨将(p) 蕲县(q) 成皋(o)骓不逝(zhu) 披靡(m) 麾下(hu)栎阳(yu) 垓下(gi) 狱掾(yun)舣船待(y) 刈旗(y) 自刎(wn)身被十余创(chun) 力能扛鼎(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繇”同“徭”)(2)乃持项王头视鲁(“视”同“示”,出示,展示)(3)乘埶起陇亩之中(“埶”

3、同“势”)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兵(2)书(3)及(4)被(5)盖(6)乘(7)过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项梁怒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对生气(2)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名词活用作动词)写信(3)毋妄言,族矣(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4)梁以此奇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5)皆沉船,破釜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下沉/使破损(6)楚兵冠诸侯(名词活用作动词)居首位(7)无不膝行而前(名词作状语)用膝盖(8)项王军壁垓下(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9)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活用作动词)唱楚歌(10)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往东走(1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4、罪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1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称王(1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名词活用作动词)封邑(14)豪杰蜂起(名词作状语)像蜂一样(15)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治理。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古义:两个词:地,地方;方,方圆,纵横。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3)吾知公长者古义:品德高尚的人。今义: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4)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客人的总称。古义: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弟弟、儿子、侄儿等或

5、泛称年轻的后辈。(5)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表概数或左和右两个方向;动词,支配,操纵。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项籍者,下相人也。(判断句)译文:项籍,是下相人。(2)梁父即楚将项燕。(判断句)译文: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判断句)译文:这是上天要灭亡我,绝不是作战的过错啊。(4)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动句)译文: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5)有美人名虞,常幸从。(被动句)译文:项王身边有个美人名叫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6)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译文:可是今天终于被围困在这里。(7)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宾

6、语前置句)译文:还没有觉悟,也不责备自己。(8)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句)译文:和项籍跑到吴中郡躲避仇人。(9)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定语后置句)译文:于是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士兵二万人渡过漳河。(10)项王军壁垓下。(省略句)译文:项王的军队(在)垓下筑起营垒。(11)不忍杀之,以赐公。(省略句)译文: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1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固定句式)译文:既然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13)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固定句式)译文: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羽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常识速览失败的霸王项羽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

7、(今江苏宿迁)人,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后在楚汉之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自刎而死。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时势造英雄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真实、壮观,人物因战争而生动、形象。项羽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他又目

8、光短浅,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整体探究1第二自然段共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其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答案】事件性格特点联系少时学情:不想学书想学万人敌的兵法,但“不肯竟学”豪迈不群性情粗疏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他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后来刚愎自用,优柔寡断,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性格悲剧的伏笔观始皇游:彼可取而代也少年言志言语不俗2.比较分析“巨鹿之战”和“东城之战”的写法及其对刻画项羽形象所起的作用。【答案】战争写法内容作用巨鹿之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侧面为主正面描写概述战斗过程,侧面

9、写诸侯的观望、恐惧、畏服渲染项羽将帅神威,反衬其叱咤风云、指挥若定、威风八面的形象东城之战正面描写为主生动地描写了项羽披甲执戟,瞋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等一系列生动场面一方面让我们看到项羽慷慨豪爽的风度,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项羽此时认输不服气,徒有匹夫之勇而胸无良谋的特点,塑造项羽英雄失路的悲剧形象3.试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答案】(1)侧面略写与正面详写相结合,刻画人物性格。(见上题分析)(2)注重细节描写,极力描摹人物的神情口吻,展现人物的性格。如开头介绍项羽的家世之后,写项羽少时学书、学剑、学兵法和秦始皇出游两个细节和项羽的两句个性特点非常鲜明的话,使项羽这位豪放不羁、才力过人、胸怀

10、大志的贵族后裔形象清晰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3)善于通过渲染气氛来烘托人物,增强故事的感染力。如困于垓下时的情景,兵败被围,四面楚歌,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竟落到了这步田地,这已经够使读者们为之感慨嘘唏了。在这样的气氛中,项羽再慷慨悲歌,美人和之,左右皆泣,这就更加构成了一种无限悲凉的气氛,寄予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之情。局部探究阅读霸王别姬一段,完成下面的题目。1你觉得这段描写对表现项羽起到什么作用?【答案】起到丰富人物性格的作用,表现出人物的多个侧面,让我们知道项羽一方面是一个刚性的威猛枭雄,一方面又让我们看到他的柔性的儿女情长。写到人物心灵深处,写出人性,突出一个“情”字,使人物形象更

11、加丰满。2文段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一句中加点部分翻译方法比较特殊,从句式角度看,这是一种什么句式?应该如何翻译?【答案】意念被动句。译文: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意念被动句1定义:不用专门的被动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的被动句。2一般规律:这种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这类句子中的主语是受事主语,动词的宾语大多数是施事者。例如:(1)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屈原列传)“挫”“削”都是及物动词而未带宾语,应作“被挫”“被削”来讲。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这句中“镂”是“被雕刻”的意思,“金石”是受事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那些偷窃衣带钩的人被诛罪,盗窃整个国家的人成为诸侯。 (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荆州之民”是受事主语,“逼”是动词,“操”(指曹操)是施事,是“逼”这个动作的发出者。(5)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在这个句子中应该是“被举”的意思,因为“傅说”“胶鬲”在句中是受事主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