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60030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生物人教版(天津)一轮参考练习高优指导:考点规范练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规范练7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考点规范练高考微题组第14页一、选择题1.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解析:实验前,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项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

2、植物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相等,B项错误。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属于自由扩散,C项错误。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导致甲、丙的浓度发生变化,D项正确。2.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下图所示),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容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答案:D解析:X表示原

3、生质体长度,Y表示细胞长度,X/Y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紫色越深,A项错误;X/Y值越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较小,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B项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大,越不容易复原,C项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说明质壁分离程度越小,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越小,即细胞液浓度越高,D项正确。3.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是死细胞大量吸水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量失水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B.C.D.答案:B解析:死细

4、胞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不可能大量吸水;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可能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4.将相同的萝卜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c三种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的吸水能力依次增大B.b浓度溶液可能是该萝卜条细胞液的等渗溶液C.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液中后萝卜条质量将增加D.要明显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应选a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b、c三种浓度溶液中萝卜条质量的变化分别是增大、不变、减小,因此处

5、于三种浓度溶液中萝卜的细胞液浓度依次升高,吸水能力依次增强,A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b点对应的浓度中萝卜条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萝卜条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该浓度溶液可能是该萝卜条细胞液的等渗溶液,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c浓度溶液中萝卜条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b浓度溶液中萝卜条质量不变,因此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液中后萝卜条质量将增加,C项正确;a溶液中细胞吸水,不会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项错误。5.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由扩散的速率取决于细胞膜内外溶液的浓度差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浆

6、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需要能量答案:C解析:自由扩散是物质由高浓度一侧运向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此物质运输方式的动力来自浓度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中,因此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能量。6.右图表示水稻和番茄养分吸收的差异,纵坐标表示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占开始实验浓度的百分数,下列相关推理正确的是()A.水稻和番茄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数量相同B.动植物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番茄对K+的吸收量小于对水的吸收量导致培养液中K+浓度下降D.在只含有Mg2+的培养液中,水稻根部细

7、胞有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水稻和番茄能吸收相同的离子,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可能相同,但因吸收量有差异,载体的数量可能不同,A项错误;由图不能推出动物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项错误;培养液中K+浓度下降是因为番茄对K+的吸收量相对大于对水的吸收量,C项错误;实验结束后水稻培养液中Mg2+浓度上升,说明水稻对Mg2+的吸收量相对小于对水的吸收量,可能导致培养液浓度大于根部细胞液浓度,导致根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项正确。7.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 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表一所示。从四个

8、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分成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 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表二所示。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表一表二溶液薯条+40-2-3+40-2-3A.、B.、C.、D.、答案:D解析:表一中数据的含义,正值为溶液量增加、薯条失水,负值为溶液量减少、薯条吸水,故的溶液浓度最低。表二中数据的含义,正值为薯条吸水、质量增加,负值为薯条失水、质量减少,故的细胞液浓度最低。8.下图表示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过程及相关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性激素作

9、用于靶细胞时通过a过程进入靶细胞B.b表示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Na+的流动C.c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细胞膜上的结构d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糖蛋白。性激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A项正确;神经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Na+顺浓度梯度通过钠离子通道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与b表示的运输方向相反,B项错误;c过程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项正确;神经递质可以与肌肉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糖蛋白)结合,D项正确。9.右图甲和乙反映物质进出细胞的两大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细胞呼吸,对图甲所示类型无影响,而对图乙所

10、示类型有影响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自由扩散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图甲类型中的协助扩散D.依据跨膜的层数,图乙方式的跨膜层数为0答案:D解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和非跨膜运输,图甲代表跨膜运输、图乙代表非跨膜运输。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中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抑制细胞呼吸,影响能量供应,图甲所示类型中的主动运输会受到影响;跨膜运输中,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均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中,需要载体的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跨膜运输物质跨膜层数为1,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跨膜层数为0。10.将胚胎干细胞置于下列浓度的M溶液中,测

11、定不同情况下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未通入空气组通入空气组的30335033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有关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通入空气和不通入空气转运速率相同,说明细胞吸收M与细胞呼吸无关,不是主动运输,而物质M溶液浓度改变时,吸收速率也未改变,说明不是自由扩散,所以M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故选D项。11.右图中曲线a、b表示分子跨膜运输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曲线a代表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主动运输B.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

12、运输一定不需要载体蛋白C.曲线b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数量有限D.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从而对曲线a、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曲线a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方式与氧气浓度无关,所以是被动运输;曲线b代表的分子跨膜运输,随着氧浓度升高,运输速度增加,达到一定程度不再增加,所以是主动运输,A项正确。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B项错误。主动运输转运速率达到饱和的原因是载体的数量有限,C项正确。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温度能影响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1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受体就是载体B

13、.神经纤维在静息时,离子能够通过图示Y方式过膜,结果造成细胞膜外Na+和K+多于细胞膜内,而细胞内阴离子较多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D.唾液淀粉酶从细胞释放到口腔不穿过细胞膜答案:D解析:细胞膜上的受体不一定是载体,A项错误;Y方式为协助扩散,神经纤维在静息时,钾离子通道打开,通过协助扩散方式由高浓度至低浓度过膜,但膜内钾离子浓度还是高于膜外,B项错误;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至高浓度,所以内外物质浓度没有趋于一致,C项错误;唾液淀粉酶由胞吐的方式从细胞释放出去,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没有穿过细胞膜,D项正确。13.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大量研究证明,硅对农

14、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益,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如抗病性、抗旱性、抗盐碱性等,尤其在水稻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下列关于水稻吸收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说明硅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B.中耕松土可促进水稻对硅的吸收C.硅离子进入植物根毛细胞的液泡中需穿过2层磷脂分子D.水稻根尖细胞吸收硅离子,只与载体和能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答案:B解析:硅是微量元素。中耕松土可提高根细胞周围的氧浓度,促进根细胞对硅离子的主动运输。硅离子进入植物根毛细胞的液泡中,需穿过细胞膜(2层磷脂分子)和液泡膜(2层磷脂分子),即共4层磷脂分子。环境pH和温度也会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

15、主动运输速率。二、非选择题14.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图甲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图乙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图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2)比较图甲中和处溶液浓度的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图丙中为,其在渗透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图甲中的。(4)图甲和图丙中都有渗透膜,两者相比其本质的区别是细胞膜作为生物膜具有性,细胞膜的这一特性与其膜上的作用有关。(5)若把根毛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中,它会出现的变化是。(6)盐碱地中的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其原因是。答案:(1)具有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2)小于(3)原生质层(4)选择透过载体蛋白(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