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600021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望岳课件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七年级下册,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4.体验人间的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生词反馈,1.易错字 岱宗(di) 青未了(lio) 决眦(z) 2.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曾”同“层”),生词反馈,词语解释,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割:分。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

2、飞鸟归林。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作家作品,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创作背景,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的人

3、们普遍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他在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信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德立功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课文理解,(一)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下来,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待上课时解决。 下面加点的字你会读吗?(要求:将下列字词读音标注在括号内)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2.认真听读

4、配乐诗朗诵望岳。(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给全诗划分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整体感知,课文理解,3.读完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认为你在朗读这首诗时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情感来读? 喜爱赞叹。 要求:与小组成员交流,并试着朗读。 4.将这首诗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整体感知,课文理解,1.诗人要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 泰山。从“岳”“岱宗”“齐鲁”得知。 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 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整体感知,课文

5、理解,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1)描绘泰山景色。也即首联、颔联、颈联。 (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整体感知,课文理解,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青未了”。 (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 “钟”:聚集,既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分。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 (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

6、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 “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整体感知,课文理解,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一览众山小 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赏析内容,课文理解,3.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不怕困难,勇攀高峰,不但望得远,而且可以雄视一切,包举天下。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赏析内容,课文理解,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了解杜甫,体会诗情,课文主题,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心灵感悟,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