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825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2《我的母亲》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我的母亲课题名称我的母亲三维目标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重点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难点目标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导入示标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断定:胡适这位大师的身后,一定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下面我们学习胡适的文章我的母亲目标三导学做思一:写了母亲

2、哪几方面的事?导学:先找出哪些段落写母亲,再想其他段落写什么?导做:阅读课文,讨论概括导思:怎样表现母亲的品质的? 1.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及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第13段);2.主体部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第413段)怎样教育和管束我;第57怎样对待败子大哥;第8段怎样对待不懂事的嫂子;第911段怎样对待浪人五叔。第12段领起第二部分并在两部分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第四自然段: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学做思二: 本文母亲具有哪些“身份”? 导学:本文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母亲的?导做:朗读课文段落,仔细思考

3、,并小组讨论。导思: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诌诌(zhu)地。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mi)先生”。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的面红耳热,觉得太失了“先生”的身分!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各有什么特点?身体:弱。性格:总是文绉绉的。“文绉绉”是什么意思?形

4、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作者自己的解释是:1.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自身的原因);2.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母亲的原因)。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野蛮”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身体强健,敢于淘气、冒险。例:野蛮其身体。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你知道为什么叫他“穈先生”吗?胡适原名嗣穈,又 “像个先生样子”,所以第2段,写自己儿时“最活泼”的游戏,是什么?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田里做戏。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居然”是什么意思

5、?竟,出乎意外地这一段流露出对儿童游戏生活的什么感情?追念惋惜概括:第3段写自己九年中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会”。用自己的话概述:是哪两次“发展的机会”?一是由于族长们的反对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二是由于先生的“大骂”、“撕毁”的遭遇 “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这两句话很有分寸,说说你的理解。“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算是”、“一点”又表明了谦虚的态度。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铺垫。

6、作者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是贫乏、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巨大;这篇课文选自四十自述,主要是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长道路,所以开头较多地写了自己童年的经历。阅读5-7自然段朗读: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究竟”与现在意思不同,是什么意思?毕竟。强调“给了我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恩师”改为“老师”, “慈母”改为“母亲” 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恩师”强调有

7、恩、影响大;“慈母”强调慈爱。两词都饱含感激之情。母亲对我的教育,课文有一句总领的话,它是: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补充说明:她是慈母兼任严父1.胡适的父亲胡传生前在台湾做台东直隶州知州。1895年7月病死。这时胡适只有三岁零八个月。2.在这种情况下,胡适的母亲担起了“慈母兼任严父”的双重责任。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管束”可以换成“管理” 吗?不可。“管束”的对象一般是孩子、学生;意思侧重在加以约束,使不越轨。“管理”的对象和意思要宽泛得多,包括机构、人员、事务、物品等。意思除了“管”之外,还有“治理”。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慈母”之“慈”表现在: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

8、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严父”之“严”表现在:1.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2.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3.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轻薄”是什么意思?说话举动不严肃;同义词:轻浮、轻佻(tio)。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责罚”不能改为“惩罚”“处罚”,为什么?“责罚”是责备加惩罚。正如前文所写:“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9、”而“惩罚”和“处罚”不含责备的意思。处罚,是单位、组织的惩罚性处理。这几段有详有略,其中详写的是: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补充资料:胡适的母亲重视教育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我母亲大概是受了我父亲的叮嘱,她嘱托四叔和禹臣先生为我“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

10、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阅读其余部分朗读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子。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 参读:关于“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

11、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写母亲作为当家后母之难,主要写了对待大哥、对待嫂子、对待五叔三方面的事,这些各表现母亲什么品性?1.

12、对待大哥:宽容与善良;2.对待嫂子:容忍与温和;3.对待五叔:也很有刚气。课后练习二: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是以身示范,是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是紧扣“母亲是我的恩师”。不仅写“言教”,更写 “身教”。(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写这些意图何在?烘托母亲宽容、善良、温和的品格。朗读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

13、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广漠”是什么意思?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广漠:广大而空旷。“混” 作者谦逊的说法。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连用三个“如果”,起什么作用?“如果”表示假设关系(假设复句);说明后面的“好脾气”之类只是一种假设,

14、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品德,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老师提示:1.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和气”“宽恕人”“体谅人” 有口皆碑。2. “一丝一毫” “一点点”也体现谦虚美德。概括结尾一段的大意: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这一段运用哪种描写方法?侧面描写。明写自己,暗写母亲。归纳复习达标检测读一读,写一写眼翳(y) 责罚 气量 质问 广漠 管束 宽恕(sh) 文绉绉(zhuzhu)穈先生(mi) 庶祖母(sh)胡适先生的母亲一人有三种身份,这就是:1.慈母;2.严父;3.恩师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质朴,毫无夸饰。用真切的叙述表达发自内心的怀念和感激之情。课后练习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求学方面:自律、勤奋、守时等。做人方面: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等等。反思总结课后练习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用信念与当担,用超越常人的勇气,克服苦难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带领全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撑起一片遵纪守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