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823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24《送东阳马生序》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学做思一:通过预习,你了解了本文的作者的相关情况了吗? 导学:学生交流作者作品相关资料。 导做: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介绍作者:(投影出示)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

2、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导思:你所了解到的著名的“赠序”有哪些?,学做思二:你能读准本文的字音和朗读的节奏吗? 导学: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指导朗读。 2、学生自

3、由朗读课文: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为标准。 导做: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导思:朗读节奏划分的原则是什么?,学做思三:你能用疏通文意六字法疏通本文的文意吗? 导学:四人小组齐读第一、二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导做:学生展示各段重要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并当堂背诵课文 导思:疏通文意六字法直、留、増、删、替

4、、调怎样具体操作?,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学做思一:昨天知识掌握了多少? 导学:回顾上堂课所学 导做:点学生上黑板默写生字。 导思:记忆知识的最佳时间。,学做思二: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导学:学生在书上勾画相关句子。 导做:学生勾画好后展示 导思:抓表时间的词语。,学做思三:作者写出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导学:学生分小组讨论 导做:展示:讨论后展示 明确: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作者想以此来勉励马生。表达了对马生的殷切期望。 导思:围绕文章的

5、主题来答。,学做思四:文章如何描写其他学生的学习条件的?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导学:学生在书上勾画并思考。 导做:朗读勾画句子,展示写作目的。 明确:“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说明其用心不专。与作者形成对比。 导思:对比在文章中的作用有哪些?,学做思四:文章如何描写其他学生的学习条件的?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导学:学生在书上勾画并思考。 导做:朗读勾画句子,展示写作目的。 明确:“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说明其用心不专。与作者形成对比。 导思:对比在文章中的作用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