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820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杜甫诗三首 之 望岳课题: 杜甫诗三首 之 望岳科目: 语文教学对象: 八年级课时: 一课时提供者:单位: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初级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25课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反映了杜甫青年时期的内心情感,通过学习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美,而且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具体感知内容。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4、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三、学习

2、者特征分析从学生的学习经历来看,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古诗的学习基础,但也只是停留在粗浅的认识水平上,对诗歌的一些表现手法、结构方式、情感表达、意境感知等方面还不能充分的理解,所以本课注重古诗深层次内容的挖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读诗并充分运用已有知识来理解,教师提前铺垫、适时点拨、对话交流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难点: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讲解诗歌的知识 分类:古体诗 律诗 绝句一般结构: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说理抒情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 动静

3、结合 正反衬托 运用典故 运用修辞 联想 想象为学生学习诗歌做铺垫。二、教学望岳1、新课导入:2、走近作者,了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三、理解诗意(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学生吟读古诗读准字音及句读。(二)译读。结合课下注释,解决关键词攻破诗中的难点字词(三)解读望岳学生小组内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初步理解诗歌内容(四)赏读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做具体解释。 (3)全诗中你最喜欢哪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4)你认为诗中哪个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

4、儿。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四、课堂反馈:出示习题答题反馈学习情况七、教学评价设计1、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与及时鼓励。 2、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应该给于正面鼓励。八、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望岳 近望 远望仰望 俯望 融情于景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这节课我针对学生的情况先介绍了古代诗歌的有关知识,再进行诗歌的教学。学习完这首诗,学生对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学时,抓住“望”字,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诗歌教学方法感兴趣,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如何更好地运用重点字词的讲解来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二是如何让学生能自我感知、欣赏诗歌,掌握、运用技巧。总之,通过这堂课地教学,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得到了同仁们的悉心指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合作交流,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用信念与当担,用超越常人的勇气,克服苦难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带领全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撑起一片遵纪守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