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811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17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文章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呈现红色的科学知识,说明花朵的红色是由于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解花“红”的原因,通过巧妙设计题目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学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品析本文准确、严密和生动的语言特点。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

2、序说明事理的方法。3、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4、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教学难点:1、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2、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同学们,大自然带给我们很多美丽的景色,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大自然的各种花次第开放,万紫千红,争奇斗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展示图片)同学们,当你观赏这些美丽的花儿的时候,当你

3、享受这些花儿带给你的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写的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二、知识回顾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明确:1、分清说明类型2、掌握说明对象3、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4、理清说明顺序5、判断说明方法6、辨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三、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3、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4、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四、检查预习你能正确读出这些词语吗?灼 ()伤裸()子萎谢(

4、) 分泌()芙蓉() 花卉() 虞()美人三棱()镜褪色() 柑橘()五、自主学习默读课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的?物质基础(2-4) (2)物理学原理(5) (3)生理需要(6)(4)进化观点(5)自然选择(8-9)(6)人工选择(10)课文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六、合作探究1、六个方面的原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明确:本文说明的六个方面,前四个都是属于花红的内在因素,而后两个则属于外在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这种按照事物内在的主次安排行文的先后次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顺序,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2、四个内因能否调换顺序

5、?为什么?(首先,还需要,还有按照内部规律,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3、齐读有关第一个原因的24段,思考:花儿为什么呈现红色、黄色和白色?红花:在它的细胞液里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黄色:因为它的体内,含有胡萝卜素。白花:之所以它的颜色是白色,因为在它的细胞液里不含色素。4、第段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添色木芙蓉”,它有什么特点?(会变色:每一朵木芙蓉花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早晨白色,中午变成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添色木芙蓉一日三变,这个例子为什么不放在前面?(前面介绍了三种颜色的花之后,再举这个变色的花,从一般到特殊,显示了说明的严密。)七、重点研读文章不仅

6、运用了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还用了说明方法。1、朗读第10段,找出本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人工选择再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人工选择再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作比较:更突出人工选择再较短时间内所取得的成果。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十一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等不同的姿态。体会“只有”、“仅就”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只有”强调了仅限于粉红这个品种。“仅”字极言时间之短,说明人工选择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就字,强调人

7、工栽培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多姿多彩、争奇斗艳的不同花朵。)(语言特点:准确严密)3、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普及科学知识,让读者喜欢看,所以还要具有生动性。哪些地方体现了生动性?(第一段文字文章的题目)八、小结学习了这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学到了哪些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呢?说明结构总分总说明顺序由内到外由主到次逻辑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生动九、拓展延伸: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是什么意思呢?(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为什么作者用红色代表五颜六色的花呢?(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2、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明确:设问)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以“花儿为什么这

8、样红”设问,作用是什么?(文中以设问形式出现7次,间隔反复,使中心突出,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文章语言的美感,增加文章的艺术色彩。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3、课文标题借用了冰山上的来客中一首插曲的名字,你认为这样拟题好吗?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1)作为标题:明确:一是提示课文要说明的内容;二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这样的拟题方法,给我们平时写作文拟题的启示,可以

9、引用诗句、歌词、名言等来拟题,来吸引读者关注,激发阅读兴趣。(2)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一笑而过常回家看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快乐老家我爱我家化用:都是风沙惹的祸风雨同路杞人忧水成功诚可贵,学业价更高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广告词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同学们要学会运用这种拟题技巧。4、贾祖璋是一个生物科普作家,他给我们说明了自然界里的一个“为什么”。同学们一定看过像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你也一定知道很多自然界的“为什么”。老师先举几个例子: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因为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而是靠超声波。

10、)下雨时,为什么往往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因为声音传播的速度慢。)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你可以在课后查找资料或请教有关专业人员来解答。十、作业1、生活中还有很多为什么,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为什么”在课后查找资料说给同学们听一听。2、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植物分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反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用一句歌词作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既提示文章的中心,又统帅全篇,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文章主体部分按照事物本来的条理,分析花形成红色的原因,揭示它的本质属性、发展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按照设疑解疑总结的步骤将花红的原因一步步说清楚。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显

11、,在解疑部分作者都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开头使得文章构成了一系列排比段落。该文的重点在于学习它的严密而精巧的结构安排,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解释说明科学道理。文章虽然不长但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科学知识: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进化论等。课前我充分查找资料,巧妙设计问题,精心备课。主要抓住说明文的几个要素来进行教学,即说明的内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严密。从设计流程与实施情况看,我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既从整体来解读文本结构内容,又对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学习。学设计各环节的起、承、转、合,做到了自然巧妙,水到渠成。老师与学生的配合张驰有度,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12、都做到了点面结合,既有整体把握,又有直观图形,形神兼备,使深奥的花色成因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给师生展示了画面精美,设计别致,思路清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象直观,拓展自然的一节优质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展示目标后,出示自学指导,梳理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找出文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品析文章的语言特点。拓展部分是说说文章标题用一句歌词的好处是什么,学生能指出揭示文章的中心和富有吸引力两点。在这一环节我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和引导,并给出了比较完整的答案,让学生的认识更完整。布置作业让学生以课文为例,说说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为什么”。然用当堂检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个教学环节涉及到

13、了说明文的各知识点,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我上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感触颇多。虽然听课老师觉得这堂课还可以,但我仍有很多值得反思。一、说明文教学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才能谈得到掌握其他的知识。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更深地体会到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对于阅读训练的重要性。尤其是阅读说明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置激发兴趣的教学环节只有这样说明文的学习才会充满乐趣。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我做了一下的设置。 首先从感官上进行刺激。阅读之前我给学生找了课文中提到的一些花色花朵的图片例如石榴花图片和红玫瑰的图片红色是课文要说明的主要花色也是最美丽的颜色学

14、生看到图片中艳丽的花朵视觉上受到一定刺激这对于提高阅读兴趣很有帮助。除了红色我还找到白色、蓝色、橙色、紫黑色等花朵的图片选择的图片既有颜色的代表性也注重了美感。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够强,预习的效果也不太好,教师的课堂预设高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的预期效果是学生能自主思考,顺畅地与他人交流,从他人的发言中引出新的思考,让空气充满思想。不过,学生困难学生仍然少有心得,难有疑问,难以参与到我的教学对话中来,平时虽有意关注这些学生,但在课堂上,出彩的机会还是被突出者占领。我认为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在平时将方法传授给学生,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老师的职责是让学生们将他

15、们的发现与过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然后由点及面,全面掌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备课要注意更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深挖教材,备课要更充分,考虑得更全面一些。三、多媒体教学仍然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是简单地代替教师的授课。使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时如果固定在在电脑前操作,学生在下面观看,有些学生觉得老师不注意他就开始分神。我在讲课时不断地走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倾听他们,指导他们,随时更好的感受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上课的步骤。否则很难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反倒从另一面促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不是放电影和看电影,展示电影,我认为只有处理好教师、学生、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体现多媒体教学在中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教然后而知困。”我要努力加深自己的业务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