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16949的5大手册—qfd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62558033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s16949的5大手册—qfd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ts16949的5大手册—qfd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ts16949的5大手册—qfd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ts16949的5大手册—qf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16949的5大手册—qfd(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S16949的5大手册qfd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 缩写为QFD)是把顾客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的多层次演绎分析方法,它体现了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要求为产品开发 唯一依据的指导思想。在健壮设计的方法体系中,质量功能展开技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开展健壮设计的先导步骤,可以确定产品研制的关键环节、关键的零 部件和关键工艺,从而为稳定性优化设计的具体实施指出了方向,确定了对象。它使产品的全部研制活动与满足顾客的要求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能 力,保证产品开发一次成功。 根据文献报道,运用QFD方法,产品开

2、发周期可缩短三分之一,成本可减少二分之一,质量大幅度提高,产量成倍增加。质量功能展开在美国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 已达到十分普及的程度,不仅应用于具体产品开发和质量改进,还被各大公司用作质量方针展开和工程管理目标的展开等。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作为分析展开顾客需求的质量功能展开方法必将在2000版ISO9000系列标准的贯彻实施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在QS9000、 ISO/TS16949、ISO9001、TL9000、ISO14001、OHSAS18001等管理体系中都有涉及到“预防措施”;依据 “ISO9001:2000质量

3、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定义,“预防措施”是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或者简单 地定义为: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在企业实际的管理体系运作中,虽然都会去编制一份有关 “预防措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但真正可以达到预见性地发现较全面的潜在问题通常存在较大难度,也即:这样作业的可操作性不强;取而代之的主要是“纠正措 施”;但“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的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所采取的措施。 为能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使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无法出现,需要一个从识别问题到控制潜在影响的管理系统,对于这一点,各企业都可能制定各自不同

4、的方法 以对应,这些方法也许都是适用的;但这里所要介绍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且便于操作的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的方法,即:美国三大车厂(戴姆勒克莱斯特、福特、 通用)制定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或简称为FMEA。FMEA于2002年推出第三版本,该第三版本较第二版本更具备简便的可操作性。FMEA在汽车零组件生产行业已被广泛的应用,同时这也是美国三大车厂对所属供应商的强制性要求之一。FMEA 事实上就是一套严密的“预防措施”之识别、控制、提高的管理过程;其不仅可在汽车零组件行业可予使用,也可应用于任何期望能严格控制潜在问题出现的行业, 尤其是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好坏可能会极大影响到顾客利益的领域

5、;因此,FMEA能在QS9000及ISO/TS16949一类的汽车业质量管理体系中运 用,其同样可应用于其他管理体系之中,而且同样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严密的“预防措施”系统。执行FMEA,其实并不困难,它是一种分析技术,即:在一张包括诸多要求的表单上进行分析并加以控制和应用便可达成的过程控制;美国三大车厂在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一书中已有明确给定了这种表单的格式;该表单包含了如下主要内容:(1)“功能要求”:填写出被分析过程(或工序)的简单说明;(2)“潜在失效模式”:记录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点;(3)“潜在失效后果”:列出上述问题点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影响;(4)“严重度”:对上述问题点的不良影响

6、进行评价并赋予分值(得分110分),分值愈高则影响愈严重;(5)“潜在失效起因或机理”:该潜在问题点可能出现的原因或产生机理分析;(6)“频度”:上述“起因或机理”出现的几率大小(得分110分),分值愈高则出现机会愈大;(7)“现行控制”:列出目前本企业对这一潜在问题点所运用的控制方法;(8)“探测度”:在采用“现行控制”的方法来控制时,该潜在问题可以被检查出来的难易程序(得分:110分),得分愈高则愈难以被检出;(9)“风险顺序数”:将上述“严重度”、“频度”、“探测度”得分相乘所得出的结果;该数值愈大则这一潜在问题愈严重,愈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10)“建议措施”:列出对“风险顺序数”

7、较高之潜在问题点所制定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其发生;(11)“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写出实施上述“预防措施”的计划案;(12)“措施结果”:对上述“预防措施”计划案之实施状况的确认。从上述内容项目不难看出这已经包含了处理“预防措施”之识别、控制所需的全部基本要求。由于FMEA是一种“预防措施”,其必然是一种事先的行动;如果把FMEA当作事情发生以后再执行处置的动作,其将无法达到FMEA的真实效果,亦将把这一FMEA演变成“纠正措施”。汽车行业产品由于存在人身安全风险及车辆召回等危机,不得不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其最有效的、最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运用FMEA。 对于其他行业(或其他管理体系)在执行“预防措施”时,如果采用FMEA,同样将会极大降低失败的机会,事实上这亦是“预防措施”的最终目的。当然对于其 他行业(或其他管理体系)而言,不一定完全按照美国三大车厂给定的“严重度”、“频度”及“探测度”之评价标准进行评分,完全可以视本企业之实际情况设定 一系列类似的评价标准以执行对策作业,且在具体操作手法上也可根据实情采用适合于自身的方式,只要能达到更有效地识别、控制潜在问题的发生即可。总之,认识、了解FMEA,并予以持续采用,将会极大地强化企业的“预防措施”效果,使“错误”、“失败”出现的可能性达到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理论文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