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6185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5.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课件1 川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第三学习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八课,第八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农村改革,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及影响,1 改革背景,3 农村改革的新趋向,1 总方针:所有制结构的改革,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自主先学,1、1978年,_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成为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的典型。 2、建立和普遍实行以 、 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3、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 和 相结合,从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的 的弊端,打破了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 ,解放了 ,促进了 。 4、我国农村实行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还调整了 ,全面活跃农村经济;积极推进 ,发展 、 、 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十户人家就有四户没有门,三户没有水缸,五户没有桌子。生产队长家十口人只有一床被子,七个饭碗。,改革前的中国农村给您留下什么直观印象?,-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材料: 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体制。它过于集中,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到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 课文49页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造成当时农村经济的落后? 人民公社体制 (农

3、村改革的根本原因),-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1978年以前全国农民年收入,22,132,春紧夏松秋光蛋,碾子一住就要饭。 凤阳花鼓,-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1978年的安徽发生了什么自然灾害?,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安徽省委制定了什么措施渡过难关?,安徽省委制定的借地种粮的政策,小岗村开始改革尝试的直接原因,-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感知改革,改革的历程,-感知改革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4、”,一年后的小岗村,3万 多斤,2万多斤,13万多斤,200元,-感知改革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为主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感知改革农村改革的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感知改革农村改革的影响-,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课本54页第2题,1980年,四川率先废除了人民公社,标,志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开始成为历史。,-感知改革农村改革的影响-,承包责任制。中国已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1984年,全国99%的生产队

5、选择了家庭联产,-感知改革农村改革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感知改革农村改革的发展-,1、 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从 开始。 2、国家明确以 为主体、 共同发展的方针,在推进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 、 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国有企业改革中, 等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在改革中崛起,成为国有经济的 。,-感知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家关于城市改革的总方针:,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感知

6、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个体经营,外资企业,说一说:下面的商标分别属于什么经济成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感知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但是,近40年的时间中,两个工厂从未实现过铜的买卖。,在沈阳市区的一条马路上,路的一边是生产铜的沈阳冶炼厂,路的另一边是需要铜的沈阳电缆厂,材料一,电缆厂厂长王宝安,当时买铜是不能 到对门生产铜的冶 炼厂买的,而需要到 几千公里以外的南方 去买。大概运费 起码每吨增加四 五百块钱,我们归机械部管,他归冶金部管。我们的原材料是机械部调拨给我们,当时是计划经济,国家给下任务,所以企业之间根本不存在直接对话

7、。”,沈阳电缆厂的副厂长刁成山,(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 “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海尔),材料二,-感知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说明了计划经济下国家是怎样管理企业的?,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企业缺乏自主权。,材料二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职工缺乏积极性;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以致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利改税,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

8、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国有企业分配方式的变革,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政政策,中国改革的成效,-感知改革-,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背景: 2 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搞“包产到户” 3 历史意义: 4 改革的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推进农业技术进步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 改革的方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 共同发展) 2. 改革的重点(国企改革) 3. 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 4. 国企改革初见成效 课堂小结,牛刀小试,1.国有企业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实行政企分工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所有权和经营分开 D.利税改革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9、主要内容是 ( ) 借地种粮 包产到组 包干到户 包产到户 A B C D 3.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 A.国营企业 B.国有企业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D.集体企业,B,D,B,合作探究,1.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都是( ) A.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A,2.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近年来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1)建国后,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开展了什么运动? (2)1953-1956年,

10、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逐步引导农民走上了什么道路? (3)1958年,全国在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你对此作何评价?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你对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有何意见或建议?,土地改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道路,建国后我国农村的四次改革,(1)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票、布票等票证,今天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见证着几代人的沧桑。请回家采访长辈或邻居,以票证的故事办一篇小报。,主题延伸,课后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