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2126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5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后出师表被认为是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写于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文章主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也是本文的主旨

2、所在。【文言原文】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

3、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选自诸葛亮集)【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故托臣以讨贼也。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量】估量,衡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才弱敌强】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我方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然不伐贼,王业亦亡;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孰与】谓两者相比

4、,应取何者。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是故】托臣而弗疑也。【是故】因此。即“故是”。故:因为。是:这。先帝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惟】助词。【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并日】两天合作一天。所以五月里竟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偏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故冒危难

5、,以奉先帝之遗意也,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而【议者】谓为非计。【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目前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进趋】快速前进。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啊!【夫】难【平】者,事也。【夫】发语词。【平

6、】同“评”,评断。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的时候,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拊手】拍手。【以定】已定,以,同“已”。 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东连吴越】本句指刘备遣诸葛亮去江东连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西取巴蜀】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势力进入刘璋占据的益州,后来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区。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授首】交出脑袋。出兵北伐,夏侯渊

7、掉了脑袋;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这是曹操估计错误,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的表现。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吕蒙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秭归蹉跌】,【曹丕】称帝。【秭归蹉跌】本句指刘备因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就亲自领兵伐吴,在秭归(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吴将陆逊所败。蹉跌,失坠,喻失败。【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

8、见】。【逆见】预见,预测。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利钝】喻顺利或困难。【覩()】亦即“逆见”,预料。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作品赏析】全文娓娓道来,一是分析形势,二是表明衷心,三是委婉规劝。入情入理,其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表。【读后必练】(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故托臣以讨贼也 ( ) 固知臣伐贼 ( )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 ) 宜先入南 ( ) 并日而食 ( ) 而

9、议者谓为非计 ( ) 昔先帝败军于楚 ( ) 凡事如是 ( ) 当此时 ( ) 曹操拊手 ( )2翻译。(10分)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通“熟”,形容词 B. 同“谁”,疑问代词C同“怎么”,疑问代词 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4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3分) 5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4分) 【参考答案】1. 所以。 本来。 因此。 应该。 一起。

10、认为。 从前。 像这样。 在。 拍手。2. 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 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 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 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3C 4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5. 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二、趣文泛读钻 火艾子一夕疾呼一人钻火,久不至。艾子呼促之。门人曰:“夜暗,索钻具不得。”谓先生曰:“可持烛来,共索之矣。”艾子曰:“非我之门,无是客也!”【译文】一天晚上,艾子急呼一个门生快快钻火,但很久没有取到火种。艾子着急地督促门生。门生说:“夜中太黑暗了,找不到钻火用具。”又对先生说:“您赶快拿蜡烛来,我们便可找到钻具了。”艾子说:“(这种人)不是我的门生(弟子),我没有这样的门客呀!”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用信念与当担,用超越常人的勇气,克服苦难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带领全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撑起一片遵纪守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