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52068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39 包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榜样的力量,源于苦难得磨砺。苦难事人生的必修课,有的人在苦难面前选择退却、消沉、怨天尤人,而我们身边的榜样却坦然的面对,从不向命运屈服,积极为明天拼搏39 包拯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包拯(999年1062年),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文章主旨】本文写出了一个“包青天”的形象。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也表现了老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文言原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

2、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

3、史包拯传)【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知】当,做。【诉】告状。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拯曰:“【第】归,杀而【鬻】之。”【第】只管。【鬻(y)】卖。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寻】不久。【复】又。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何为】即“为何”,为什么。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徒

4、】知端州,【迁】殿中丞。【徒】迁徙,这里是“转”的意思。【迁】升迁。(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缘】趁着。【率取】敛取。【遗】赠送,赠给。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岁满】满一年。【归】回家。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召权知】召令暂时代理。(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立朝刚毅】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

5、敛手】收敛。【惮】害怕。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比】比作。人们把包拯笑比作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为之语】因此说。【关节】疏通关系。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径】直接。【造】到。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至前陈曲直】到跟前陈述是非。包拯打开官署正

6、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峭直】严峻刚直。【务敦厚】务求忠诚厚道。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推以忠恕】施行忠恕之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苟合】随意附和。【不伪辞色】不巧言令色。(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平居】平常,平时。【绝】断绝。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布衣】平民,老百姓。虽然地位高贵,

7、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尝】曾经。(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茔(yng)】墓地。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吾志】我的意志。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作品赏析】本文写出了通过几个故事,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包青天”的形象。通过“盗割牛舌”的故事说明他办案精明;通过“岁满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写出了他为官清廉,不贪财、不枉法;通过开正门办案说明他的执法公正,为民作主;通过临死遗言很好的表明了他的志向,他对后代的期许。当然也

8、表现了老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文章还通过“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和“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来侧面写出包拯的美好品行,生动形象。【读后必练】(共30分)1. 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 )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 ) 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 ) 使得至前陈曲直 ( ) 第归,杀而鬻之 ( ) 迁右司郎中 ( ) 闻者皆惮之 ( )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 ) 故人、亲党皆绝之 ( ) 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 )2. 翻译。(10分)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拯

9、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 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4. 文章通过 、 、 等事迹来塑造包拯,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请用动宾短语进行概括) (3分)5. 第4段末引用包拯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6. 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3分) 【参考答案】1. 寻:不久。 馈赠。 造:到,往。 陈:陈述。 只管。 升迁。 害怕。 疏通关

10、系。 断绝。 老百姓。2.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皇亲国戚及宦官因此大为收敛,听说(他)的人都害怕他。 (他)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 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 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3. B 4. 智破盗牛案;不持一砚归;改旧制,透明办案;律己戒子。(任选3项)5. 进一步写他不仅自己为官清正廉洁,而且要求他的子孙也要像他一样,更加突出他的人格高尚。6. 他办案神明、执法公正,为官清廉、为民作主;老百姓以

11、“青天”称之,表达了百姓对他的敬仰(赞美)之情。二、趣文泛读三 脏艾子好饮,少醒日。门人相与谋曰:“此不可以诔止,唯以险事怵之,庶可诫。”一日,大饮而哕,门人密抽彘肠致哕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脏方能活,今公因饮而出一脏,止四脏矣,何以生耶?”艾子熟视而笑曰:“唐三藏犹可活,况有四耶?”【译文】艾子好喝酒,几乎很少有醒过来的日子。他的门徒们互相商量着说:“这件事没办法劝阻他,只有用危险的后果去吓唬他,也许有可能使他戒酒。”这一天,艾子喝得酩酊大醉而且呕吐不止,门徒们便偷偷地抽一条猪肠子放到呕出的脏物中,然后拿出来告诉艾子说:“一般人必须具有五脏才能活,现今您因为喝酒却吐出了一脏,只有四脏了,怎么活呢?”艾子仔细看了看,而后笑着说:“唐三藏(脏)尚可活,何况我有四脏呢?” 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用信念与当担,用超越常人的勇气,克服苦难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带领全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撑起一片遵纪守法、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