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洛克教育思想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548707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约翰洛克教育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约翰洛克教育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约翰洛克教育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约翰洛克教育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约翰洛克教育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约翰洛克教育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约翰洛克教育思想(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停下你的脚步啊,路人!躺在这里的就是_。如果你 想问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会说他是一个以自己的小财产过 着满足生活的人。身为一个学者,他以追求真相为他学习的唯 一目标,你可以在他的著作里发现这点,任何有关他的事物都 写在他的著作里了,也都比本墓志铭对他的赞美还要真实。确 实,他的美德,并不足以让他自己提出来炫耀、也不足以拿来 给你作为典范。让他犯下的邪恶随着尘土掩埋吧。如果你要寻 求做人的典范,去从圣经里寻找吧;如果你要寻找邪恶的典范, 希望你不会找到它;如果你要寻找亡灵(如果这能够帮助你的 话),你在这里就可以找到一个,也可以在其他任何地方找到 啊。” 2016年4月6日 浙江大学 2

2、约翰 洛克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先驱之一 启蒙时代或启蒙运动(Age of Enlightenment), 又称理性时代(Age of Reason)(1687-1789) 知识至上,理性之上。康德:“理性”为人所固有, 提出“敢于求知”(Sapere aude: have courage to know) 的宣言 续接文艺复兴时期 , 反对神学权威和传统教条,相 信和开发人的理性 君权神授天赋人权;贵族特权人人平等 3 约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是英国著名的哲 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生于英格兰萨莫塞特郡(Somerset Shire) 1647年被送往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公学学习

3、 1652年入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学习,获得文学学士 学位(1656)和文学硕士学位(1658) 毕业后留校任教,任古典学科教师,但对自然科学和医 学情有独钟 1665年进入英国政界 1667年结识自由主义政治家沙夫茨伯里伯爵,成为他 的秘书、医生和其子的家庭教师,达 8 年之久 4 1675年,在法国担任富商约翰班克斯爵士的 儿子的家庭教师达2年之久 1682年,受政治牵连被迫流亡荷兰6年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结束后,返回英格 兰。开始出版大量著作 1704年,洛克去世,葬在爱塞克斯郡东部的 High Laver小镇的一个教堂墓区 5 1675年,在法国担任富商约翰班克斯爵士的 儿子

4、的家庭教师 1682年,受政治牵连被迫流亡荷兰6年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结束后,返回英格 兰。开始出版大量著作 1704年,洛克去世,葬在爱塞克斯郡东部的 High Laver小镇的一个教堂墓区 洛克的发表的著作 (1689) 论宽容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1690) 论宽容第二篇A Second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1692) 论宽容第三篇A Third Letter for Toleration (1689) 政府论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1690) 人类理解论An E

5、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1693) 教育漫话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 (1695) 圣经中体现出来的基督教的合理性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as Delivered in the Scriptures (1695) 为基督教合理性辩护A Vindication of the Reasonableness of Christianity 6 未发表的著作 (1660) First Tract of Government (或 the English Trac

6、t) (c.1662) Second Tract of Government (或 the Latin Tract) (1664)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Law of Nature (拉 丁文写成,后被翻译为英文). (1667) Essay Concerning Toleration (1706) Of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 (理解能力指导散论) (1707) A Paraphrase and Notes on the Epistles of St. Paul 7 洛克在人类理解论和教育漫话 的主要观点中,有两点对于18

7、世纪的教 育理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1、教育塑造人。他认为人的差异十分之九 都是教育决定的。他假定儿童的意识是 “空白”的,如同一块“白板”(tabula rasa),需要经验来填充。但他又相信儿 童天生的才能和兴趣。 8 2、洛克对18世纪教育理论的第二项重 要 贡 献 是 关 于 ( 自 我 ) 联 想 (associations of ideas)的理论。在 人类理解论中,洛克首次引进了联 想理论。他认为在年幼时发生的联想比 成熟时更加有意义,因为它们构成自我 的基础:它们在“白板”上刻下了标记。 9 洛克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思想。绅士 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代表新 兴资

8、产阶级的教育观,是一种以上层社会富 人子弟为对象的教育。 洛克反对将教育概念狭窄地理解为单纯求学 问。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即身体 健康、有道德、有礼貌、有学问的人。为此,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说明,如何使用三 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发展健康的身体; 形成善良的德行;以及选择一种适当的学问 课程。 10 写书的由来:给亲戚的家教建议 1684年,正在荷兰流亡的洛克应 他 的 亲 戚 , 英 国 萨 莫 塞 特 郡 奇 布 里 (Qibley)地方乡绅爱德华克拉克 (Edward Clark)的请求,指导他如何教 育他的儿子。为此,他们之间有过长达数 年的书信往来。受朋友们的建议和鼓励,

9、他 将 书 信 整 理 后 于 1 6 9 3 年 出 版。 11 教育漫话的影响 洛克的教育漫话和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 弥尔(1762年)同为18世纪教育理论的经典文 献。在英国,该书被认为整个世纪教育理论的权 威著作。因此,一些评论家主张,教育漫话 可以与人类理解论竞争,列入洛克最有影响 的著作之列。一些与洛克同时代的人,例如17世 纪德国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甚至认为教育漫话对欧洲社会的冲击超过了 人类理解论。 12 洛克的教育漫话极为畅销,是 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 育哲学著作。单单在18世纪,教 育漫话至少出版了53版,翻译成 欧洲最重要的语言:英语25版、法 语

10、16版、意大利语6版、德语3版、 荷兰语2版、瑞典语1版。这本著作 也被小说所引用。 (From wikipedia ) 13 1. 健康教育 洛克认为,培养绅士的第一要务是重视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 这“是对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 而充分的描绘”(教育漫话2005 人教版(下同), p.7) “反是二者都具备之人就不必再有其他的奢望了;然而一个人的身体 与精神中若有一方面存在缺陷,即使功成名就,也绝无幸福可 言。”(p.7) “对于我们的工作及人生幸福健康是何等重要;而一个人为了出类拔 萃,功成名就,就必须忍受艰辛、疲乏,因此对强健的体魄提出了很 高的要求,其中的

11、道理一目了然,无须证明” (p.8) 14 洛克是一位医学家,因此,针对当时贵族家庭娇生惯养的风气,运 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对未来绅士提出了细密周全的健康建议。包括 衣履单薄 “无论冬夏,儿童穿着都不可过暖。”(p.8)“孩子的 衣服不可做得过于紧身。” (p.15) 冷水洗浴 “坚持天天用冷水洗脚。”(p.11) 户外活动 “还有一件事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儿童的健康极有好处,这 就是要多到户外运动,即使是在冬天,也尽量少烤火。”(p.13) 清淡饮食 “至于他的饮食,应该及其清淡,及其简单”(p.16) “食品都要务求清淡,不必多加调料,尽量少放糖,甚至干脆就不放, 尤其是各种辛辣的调味品以及其他

12、可能导致血脉亢奋的东西,都要力求 避免。”(p.17)他还强调要节制饮食。 15 早起早睡 “如果早起成为习惯,对健康极为有益;一个人若从童 年起就养成及时起床的习惯,并养成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那么, 至他成年之后,他就不会将他生命中最宝贵、最有用的时间浪费在 昏睡中及床褥上了。如果儿童必须早起,自然便得早睡,其结果可 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不去涉足那种不健康、不安全的放荡的夜 生活,凡是正常安排生活的人很少因放荡淫逸而遭至责难。” (p.23) 定时排便 “还有一件与健康攸关之事,就是按时排便。”(p.24) 少用药物 “决不可让儿童服用任何药物去预防疾病”(p.27) 16 总结:“大量呼

13、吸新鲜空气,经常运动,睡眠 充足;食物须清淡,不喝酒或烈性饮料,少用 乃至不用药物;衣着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 头、脚要保持凉爽,脚应习惯与冷水接触,不 怕暴露在潮湿的环境中。”(p.28) 分析:洛克之所以重视保健养护与其所处的时 代有密切关系。当时资产阶级正处于上升阶段, 他们要经营工商业、航海、探险、征服殖民地、 开辟新资源、取得人生事业的成功,缺乏健康 强壮的体魄是无法办到的。 17 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洛克在教育漫话最为强 调的。在洛克看来,绅士教育除了体育 之外,还有“德行、智慧、教养和学 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 洛克说:“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性 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

14、视之为最必需 的品性。”(p.8) 18 洛克认为,良好的德行有三层含义: (1)世俗聪明:这要求一个绅士在处理人 间事物方面精明能干,富于远见,熟悉各种 处世技巧。 (2)礼仪 :绅士要懂得上流社会的礼仪、 礼貌。 (3)刚毅:绅士要有性格刚毅、坚强,能 吃苦耐劳的品质。 19 在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上,洛克主要提 出两个原则: (1)训练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 (2)从小通过教育与练习,培养儿童 所必须的、良好的性格习惯 20 基于这些原则,洛克对儿童德育教育提 出许多具体的建议: (1)反对溺爱、放纵子女 他认为对孩子的错误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以理性加以管理和监视, 使其养成好的习惯。“被溺爱、

15、娇宠惯了的孩子必然学会打人及骂人,必定会 哭闹着要他想得到的东西,必定会悍然地去做一些他一心想作的事情。这样一 来,由于父母迎合迁就,溺爱娇惯之故,在孩子幼小时候破坏了自然的法则, 他们自己在泉水的源头撒了毒药,日后亲自喝到苦水,却又大惑不 解。”(p.30) 21 (2)宽严结合 洛克认为儿童的啼哭有两种:一种是“顽梗的、跋扈的”,一种是“吵闹 的、哭诉的”。第一种常常是无理取闹,是儿童“傲慢或顽梗的公开宣告”, 是因为自己的某种目的没有达到而显示的一种抗议。他认为这种啼哭时绝对不 允许的,因为它会助长儿童不合适的欲望。第二种啼哭是的确遭受了某种痛苦 和不幸,家长与教师应给予同情并尽力予以帮

16、助,但不能流落出怜悯的感情, 否则会使他们的心理变得非常脆弱。 (3)奖惩结合 洛克认为,不到必不得已,不能以鞭挞与呵斥儿童作为惩罚,但也反对滥 用物质奖惩。洛克却希望培养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如此使儿童获得不断 向上的动力。 22 (4)说理教育 “我认为,无论对于应在他们身上激发的德行,还是应远离的过错,无不可以 用道理说服;不过所说的道理应符合他们的年龄和理解力,同时应以极少的简明 扼要的措辞表达。”(p.62) (5)榜样教育 父母应当为子女树立榜样。(p.62)“最简单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将儿童应 作为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面前。”(p.72) 23 (6)礼仪教育 “礼仪是他的一切其他美德之上加上一层光泽,使之具有效用,去为他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