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38032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导学案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及资金安排上优亲厚友,在项目检查验收过程中不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办事、搞吃拿卡要,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上搞侵占挪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考纲解读】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影响因素。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平衡常数、平衡移动、转化率。3、特点:方程式特点、容器特点。4、关系:速率与平衡的关系、Q与K的关系。5、结合:速率、平衡理论与生活、生产的结合,数形结合(几种平衡图像)。【考点回顾】1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反

2、应开始至2 min,用X、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4)5 min后 Z的生成速率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 min末Z的分解速率。【答案】(1)3XY2Z(2)0.05 molL1min1(3)0.075 molL1min10.025 molL1min1(4)等于2一定条件下反应C(s)CO2(g)2CO(g)H0,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2)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K_,平衡向_方向移动。(3)若再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速率_,平衡常数K_,平衡向_方向移动,

3、CO2的转化率_。(4)若再充入一定量的N2,反应速率_,平衡常数K_,平衡_移动。【答案】(1)K(2)增大增大正反应(3)增大不变正反应减小(4)不变不变不3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加快,平衡不移动()(2)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NH3三者共存()(4)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向反应速率和逆向反应速率相等且都等于0()(5)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容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4、mol N2和3 mol H2、2 mol NH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两平衡状态中NH3的体积分数相同()(6)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7)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可以减小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但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8)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一定是正反应速率增大或逆反应速率减小()(9)任何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10)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11)对于反应ZnH2SO4=ZnSO4H2,增加Zn的质量(不考虑表面积变化),生成H2的速率加快()(12)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改变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SO2

5、的转化率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3)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条件使2SO2O22SO3的平衡向右移动,平衡常数不变()【答案】(1)(2)(3)(4)(5)(6)(7)(8)(9)(10)(11)(12)(13)【题型预测】题型1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1(2015海南,8改编)10 mL浓度为1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AK2SO4 BCH3COOHCCuSO4 DNa2CO3【答案】A【解析】锌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若加入物质使反应速率降低,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但由于不影响氢气的生成量,故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6、。A项,硫酸钾为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若加入其溶液,则对盐酸产生稀释作用,氢离子浓度减小,但H物质的量不变,正确;B项,加入醋酸使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生成氢气的量增加,错误;C项,加入硫酸铜溶液,Cu2会与锌反应生成铜,构成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错误;D项,加入碳酸钠溶液,会与盐酸反应,使溶液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导致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归纳】1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对于反应mA(g)nB(g)=cC(g)dD(g)(1)计算公式:v(B)。(2)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存在如下关系:v(A)v(

7、B)v(C)v(D)mncd。(3)注意事项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温度:因为任何反应均伴随着热效应,所以只要温度改变,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如升温,v正和v逆均增大,但v吸增大程度大。(2)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3)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正反应(或逆反应)速率立即增大,逆反应(或正反应)速率瞬时不变,随后增大。(4)改变压强可以改变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物质浓度

8、产生的。无气体的反应,压强变化对反应速率无影响。(5)纯液体和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它们的量的改变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但固体颗粒的大小导致接触面的大小发生变化,故影响反应速率。3稀有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易错警示(1)不注意容器的容积,如第1题错选C。(2)误认为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如第2题错选C。(3)平均速率是根据一段时间的浓度改变量计算而得,与瞬时速率不同,如第4题(1)问忽视23 min、1213 min浓度的改变量

9、为0,而不会判断速率的大小。(4)忽视压强、温度对v正、v逆影响的一致性。如第2题(B、D项)升高温度、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只是增大的程度不同。题型2化学平衡状态及移动方向的判断2(高考选项组合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CO(g)H2S(g) COS(g)H2(g)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2015重庆理综,7A)B对CO(g)H2S(g) COS(g)H2(g)达到平衡后,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2015重庆理综,7B)C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2015江苏,11D)D对于反应CO(g)H

10、2O(g) CO2(g)H2(g)H0,只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2013山东理综,12B)【答案】D【解析】A项,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错误;B项,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错误;C项,N23H22NH3达到平衡时,应为2v正(H2)3v逆(NH3),错误。【归纳】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指导思想:选定反应中的“变量”,即随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当“变量”不再变化时,反应已达平衡。(1)直接判断依据(2)间接判断依据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2NO2(g)N2O4(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

11、达平衡状态。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应,如N2(g)3H2(g)2NH3(g),若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注意: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如:2HI(g)H2(g)I2(g),反应过程中的任何时刻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体系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2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一般思路题型3结合图表综合考查平衡常数和转化率1(2015四川理综,7)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

1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24.0p总【答案】B【解析】A项,C(s)CO2(g)2CO(g)的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由于反应容器为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充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扩大,对反应体系相当于减小压强,故v正、v逆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B

13、项,由图可知,650 时若设起始时CO2的体积为1 L,平衡时CO2消耗的体积为x,则C(s)CO2(s) 2CO(g)V始 1 0V变 x 2xV平 1x 2x100%40.0%,x0.25 L,CO2的转化率为25%,正确;C项,由图可知,T 时平衡体系中CO和CO2的体积分数均为50%,故若恒压时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两种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错误;D项,925 时,CO的平衡分压pCOp总96.0%,CO2的平衡分压pCO2p总4%,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p23.04p总,错误。【归纳】1化学平衡计算中常用公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

14、化学平衡时,其计算的表达式为(1)化学平衡常数K(式中的浓度是指平衡状态的浓度)Q(式中的浓度是任意时刻的浓度)(2)转化率计算公式转化率100%2平衡常数的应用(1)根据平衡常数判断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平衡常数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平衡后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的浓度越小。(2)利用K与Q的关系判断反应所处状态QK,反应达到平衡状态;Q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根据K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确定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4)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及反应物的转化率。3化学平衡计算解题模板(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模式平衡“三步曲”根据反应进行(或移动)的方向,设定某反应物消耗的量,然后列式求解。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