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51423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7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青岛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601) 一、专业简介 一、专业简介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由教育部于2004年批准设置,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本系拥有山 东省“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具备硕士生和博士生招生资格,并拥有博 士后流动站和物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处于优势地位。 物流管理专业现有教师11人, 教授2人, 副教授6人; 具有博士学位9人, 占教师比列80%, 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1人。教师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山东大 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 结构配置合理,在科研

2、和教学等方面得以均衡发展。除上述师资力量以外,物流管理专业还与 工业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管科系各专业共享教师资源。 本专业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建立了指导与帮扶体系,专任教师除课堂教学以 为,积极指导学生科研、课程学习,除了配备专职辅导员以外,还选拔了部分领导、专任教师 担任班主任、学业导师,给学生答疑解惑,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成长。大学制定了相应政策以推 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形成师生交流沟通机制。 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实验室作为青岛大学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室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 建有 “

3、现代物流与工业工程” 、 “人因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 、 “电子商务”和“ERP沙盘模拟” 等5个专业实验室,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物流与工业工程实验室配有现代化立体仓库、自动化 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配置Infor ERP软件、Flexsim、Anylogic仿真软件、港口物流仿真软 件及各类常用管理和教学模拟软件。 二、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需要,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多次讨论修订, 提出以下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青岛市和山东省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德、 智、 体、 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较高的英语水

4、平、信息技术基础 技能和管理科学背景,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 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制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物流企业及 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以及运营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和拔尖人才。 三、培养要求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掌握社会科学、 管理学、 经济学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物流系统设计、运作、管理、创新的能力。注重人文社科、法律法规和责任道德的素质修 - 2 - 养。具体地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

5、感和物流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 3.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扎实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知识; 4.具备设计和实施物流系统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综合运用所 学物流管理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物流管理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了解物流管理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物流管理中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 识; 6.熟悉国内外物流管理有关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以及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能正确认识物流管理

6、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物流管理工作中发 挥作用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课程设置 四、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 2核心课程 运营管理、管理统计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与配送管理、 采购与仓储管理、生产与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工程学。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计算机类及专业课程实验、物流综合实验、企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4. 各环节学时学分设置 各环节学时学分安排表各环节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类型 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7、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 632 学时+1 周 36 学分 22.5% 大类专业必修课 320 学时 19 学分 11.875% 专业基础必修课 176 学时 11 学分 6.875% 专业核心课 372 学时 22 学分 13.75% 集中实践 14 周 14 学分 8.75% 必修课合计 1500 学时+15 周 102 学分 63.75% 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修读学分 10 6.25% 实践/多元课程 开设 1352 学时+8 周 修读学分 48/开设学分 81.5 30% 选修课合计 / 修读学分 58 36.25% 毕业学分要求总合计 160 - 3 - 实验实

8、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类型 学时 学时合 计 学分 学分合计 类别 类型 学时 学时合 计 学分 学分合计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实验实 践课 独立实验课(含体 育) 128 32+2 周160+2 周4 3 7 非独立课内实验 288 256+2 周544+2 周9 10 19 集中实践(含军训 1 周和社会实践 4 周) 19 周 4 周 23 周 19 4 23 实验实践课总计 416 学时 +19 周 288 学时 +8 周 704 学时 +27 周 32 学分,占 总学分 20% 17 学 分 49 学分,占总 学分 30.625

9、%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 教学 学分 学期安排(周) 备注 S1 12 S2 3 4 S35 6 S47 8 军事理论 与训练 1 1 周 毕业实习 4 4 周 毕业论文 10 10 周 社会实践 1 四周分散进行 课程设计 2 2 周 企业实习 2 2 周 合计 18 1 周 4 周 1 周 3 周 14 周 5.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详见附件1。 6.课程地图详见附件2。 五、修读要求 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在三至八年内完成学业。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学生须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并修满160总学分;计算机操作技能

10、、中国传统文化 经典背诵、应用文写作实行达标制,学生须通过自学或选修相应的通识教育选课程后,参加学 校达标测试,并且达标通过;学生须通过自学、课外辅导等形式提高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 测试达到相应等级(不低于二级乙等) 。学生须满足以上标准与要求方可毕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 详见附件3。 七、辅修第二专业和双学位 七、辅修第二专业和双学位 - 4 - 无。 八、修读指导建议 八、修读指导建议 1.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选择不同级别进行修读, 修读起点不低于大学英语,修满9学分。 2.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

11、4学分,建议前4个学期每学期修读1学分, 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 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际 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与审美体 验7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3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建议修读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 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模块。 4.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48学分,可在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 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以专业学术为发展路径的学生,建议选修数学、英语提高类课程及综合 经济、管理类课程;以就业创业为发展路径的学生,建议选修管

12、理应用、案例类课程及暑期社 会实践;以交叉复合等为发展路径的学生,建议选修反映学科前沿、职业发展规划、专业应用 研究类课程。鼓励学生跨院系选修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所修学分可纳入多元/ 实践教育课程修读学分。 另外, (1)多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计不少于 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 (2)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 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按学校 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13、大类培养特色 一、大类培养特色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大类建有通识、 大类、 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具有基础知识宽厚、 交叉和专业知识精深的特点。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强化管 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和科学性;通过构建大类课程平台,打好扎实的管理科学与工 程理论基础并有效衔接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严格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具有坚实数理和计算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力,在各专业领 域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大类培养面向与专业分流 二、大类培养面向与专业分流 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内按照大类培养方案修读相应课程,在 S

14、2 学期按照个人意愿和学分 绩点确定主修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具有四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以满足学生在不同专业 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面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02)、电子商务(120801)、 物流管理(120601)、工业工程(120701)。各专业简介、培养目标、具体课程设置、毕业要 求等具体内容详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大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三、大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教育课程 (1)思政类8.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C2300010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1 C230001010

15、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C23000101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2 C23000300001 形势与政策 0.5 2 (2)军体类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C30000300008 军事理论与训练 1 S1 C25000105047 体育 1 1 C25000105048 体育 1 2 (3)外语类6学分,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选择不同级别进行修 读,修读起点不低于大学英语。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C24000102003 大

16、学英语 3 1 C24000102004 大学英语 3 2 C24000102005 大学英语 3 1 C24000102006 大学英语 3 2 (4)心理职业3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C30000300005 心理健康教育 2 1 C3100030000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2 2专业大类必修课程19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课程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建议修读学期 C17000104003 高等数学(上) 6 1 C17000104004 高等数学(下) 4 2 4081120001001 管理学 3 1 新开课 微观经济学 3 2 C04120001001 信息技术导论 3 1 课程序号课程名称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目标6目标7课程序号课程名称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目标5目标6目标7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高等数学 4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