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505400 上传时间:2018-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及资金安排上优亲厚友,在项目检查验收过程中不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办事、搞吃拿卡要,在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上搞侵占挪黔之驴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黔( ) 船载以入( ) 跳踉大hn( ) 跳踉( )( )窥( ) 稍近益xi( ) 且sh己也( ) yn yn然( )好事者( ) 噬( ) 远遁( )2.解释下列词语。好事者: 至则无可用: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慭慭然: 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 觉无异能: 益习其声: 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 蹄之: 计之曰: 技止此耳: 跳踉大: 二、读一读课堂助学1.导入。2.整体感知(

2、1)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3.合作探究(1)虎认识驴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黔之驴的计谋有哪些?(3)概括文章寓意。4.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三、练一练1.翻译以下加点字。船载以入( ) 放之山下( ) 莫相知( ) 虎大骇( )远遁( ) 无异能者( ) 益习其声( ) 终不敢搏( )驴不胜怒( ) 蹄之( ) 断其喉( ) 尽其肉( ) 以为神( ) 益习其声( ) 虎因喜( )以为 益 因 以为且噬己也( ) 稍近益狎( ) 因跳踉大( )2.自从驴到了黔地之后,老虎对它的认

3、识有一个过程,先是 再是 ,最后 。由此可见老虎是 ,而驴则是 。3.读第2小节,完成练习。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请根据老虎的心理变化为这一小节分层。(用“/”标出)(2)翻译句子a.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b.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c.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d.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读完这则寓言,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四、课外延伸 罴 说 柳宗元鹿畏貙(貙ch

4、:一种似狸而大的野兽),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像人一样)立,绝(极度,独特)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清静无声)持弓矢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火种),而即之山。为鹿以感其类,伺(等候)其至,发(点燃)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zu,揪住)搏(抓、扑)挽(拉)裂(撕开)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文字断句。(3处)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 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罴之状,被发人立 (通“披”) B. 为鹿以感其类 (感动)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点燃)D.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 (快步行走)3.翻译下列句子。(1)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2)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查处在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弄虚作假,在结对帮扶工作中走马观花、不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诉求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