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4645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下学期第5周练习题第一部分 双向细目表题型题号内容分值能力要求难易度章节考点获取解读调动运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选择题13-3中共的诞生4 中23-3国民革命运动4中33-3国民革命运动4中43-3国民革命运动4中53-3国共十年对峙4易63-3国共十年对峙4易73-3国共十年对峙4中82-3抗日战争4易92-3抗日战争4中102-3抗日战争4中113-3解放战争4中123-3解放战争4中非选择题131-1辛亥革命与中

2、共诞生的关系中1-2九一八事变第二部分 试题1.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南宋大官僚“张俊发收租六十四万斛。偶游后圃,见一老兵昼卧。询知其能货易,即以百万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获而归”。由材料可知()A南宋政府实行重商政策 B地租主要形式为实物地租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D南宋商品经济发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宋代文献中,大量出现虚市、亥市、村市、山市、野市、草市、小市、虚、舍、圈、集、场等词语。这反映出当时()A城市类型繁多 B农村商业发展 C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D市场管理有待规范3史记货殖列传曰:“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

3、矣!”“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在作者看来,当时()A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B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没有实行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追求财富改善民生应受到鼓励4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5为探究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某同学搜集的史料如下图,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6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4、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 B C D7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下列最能反映材料主旨的是()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 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 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8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

5、制9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10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A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B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现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11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清朝前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它种(棉

6、花、甘蔗、桑树)以为利”。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D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12清朝曾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又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材料表明()A清政府严格实行保甲制度 B清政府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清政府抑制工商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3徽商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地域性商人群体,反映出传统中国商人的历史命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朝成化、弘治年间,歙(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无以为

7、生,13岁时不得不与其兄“屠酤里中”。后来兄弟二人终因本小利薄,所获不足以奉亲。江才遂发愤远游,决心在商业上闯开一条致富之路。他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果然使资本越积越多。当他40岁时,居然成了腰缠万贯的大贾了。江才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第;其季子江珍还考中了进士,跻身于官僚之林。 张海鹏、王廷元主编徽商研究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

8、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请回答:(1)材料一是明清徽商生活缩影的真实写照。据材料一,概括徽州商人江才发迹前后的经历。(4分)(2)据材料二,归纳徽商的利润消费去向,并分析其消费心理。(6分)(3)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富商大贾不是促进社会变革的新的社会力量。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的观点。(5分)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1B 2B 3D 4D 5B 6B 7C 8C 9C 10A 11B 12D13答案:(1)经历:小本经营,获利微薄;靠长途贩运贸易致富;息商回乡,购置田产;培养后代走科举入仕之路。(2)去向:官场消费;科举消费;社会公益消费。心理:结纳官府,获取垄断利润;崇尚儒学,改变社会地位;提高声望,拓展销售市场。(3)说明:依附于封建政治势力,商业活动不能独立运作;受到重农抑商、崇儒重仕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缺少资本积累。中国就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复兴之路。中国的科技进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东西方文明因改革开放而交流碰撞,而我的创业之路因改革开放而扬帆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