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442160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地理冲刺精练〔三年金题点睛高考题分类精编〕--天气与气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第二节天气与气候(对应学生用书第4043页)常见天气系统(2011年北京文综,7,4分)如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1.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此题考查天气的相关知识。图示40N附近有沙尘暴天气,主要分布在春季,选B。答案:B(2011年天津文综,1011,8分)如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3题:2.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acbdB.bcdaC.cbdaD.dacb3.据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

2、的是()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解析:第2题,此题考查的是寒潮在我国发生时,寒潮的路径情况。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其路径有三(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偏东路径),但总体趋势都是由北向南运动,故选C。第3题,此题考查的是冷锋对天气的影响。a图中的武汉位于冷锋后,此时应为寒冷阴雨天气。c图中的北京被暖气团控制,冷锋还没有到来,天气晴朗。d图中的杭州和c图中的北京相同天气晴朗。b图中的天津受冷锋影响为大风降温天气。故选B。答案:2.C3.B4.(2011年广东文综,6,4分)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

3、出现雷暴天气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解析: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气团沿锋面徐徐爬升,上升遇冷,在锋前常形成雨、雾天气,故选C项。暖锋前气压降低,很少有雷暴天气,锋后气温升高。答案:C5.(2011年浙江文综,11,4分)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A.B.C.D.解析:图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为我国春季,图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夏季,图陆地上是高压,且冷锋天气明显,为冬季,图海上有台风,为秋季。故选C项。答案

4、:C(2011年福建文综,1012,12分)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68题:6.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7.与地相比,地()A.气温年较差较小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C.昼长年变化较小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8.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A.1月B.2月C.7月D.8月解析:本题组利用等压线分布,结合区域特点及晨昏线分布,考查了等压线图的判读、晨昏线表示的意义等知识。第6题,分析处的等压线,其弯曲方向凸向低处,则陆地为高压区,在画切线,标出其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海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向了东南,则地盛行西北风,地正值西

5、风区。则只有C项正确。第7题,分析图,从分析等压线图可以看出,陆地上为高气压,海洋上为低气压,则正值冬季。分析晨昏线,东经90为0点,西经90为12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地较早地进入新的一天,故D项正确。地深居亚欧大陆,地则离海洋较地近,故地气温年较差较大,A项错误。从纬度位置看地纬度高于地,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则B项错误。越往高纬处昼长的年变化越大,则大于,故C项错误。第8题,根据等压线图分析,此时亚洲高压盛行,北极有极夜现象,此现象可能出现在1月,故只有A项正确。答案:6.C7.D8.A(2010年北京文综,7,4分)如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

6、答第9题:9.由08时到20时,图中()A.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解析:本题通过对08时和20时两幅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比较分析,考查大气运动和锋面与天气系统。地从08时到20时等压线变密,风力增大;20时气压分布图中地为低压槽,位于冷锋后为阴雨天气;低压中心从图中的位置可以看出移向东北方向,且低压中心数值减弱,因此低压中心增强;据图可以判断出南北向的为冷锋,东西向的为暖锋,气旋中心附近冷锋移动速度快于暖锋。答案:C 锋面气旋是气旋的一种,属于低压系统,中心气压越低,该天气系统越强,该题中中心气压降

7、低说明低压中心增强,而并非减弱。(2010年陕西文综,23,8分)如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回答1011题:10.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11.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解析:第10题,由题干材料“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可以推断该区域之前的天气特征

8、。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该地气温偏低,排除A和B;又因为2010年5月发生了洪灾说明之前降水量偏多,故选D。第11题,由2010年5月初的天气特征可以推知其对应天气系统。对照选择项,气旋过境会有阴雨天气,冷、暖锋缓慢过境天气变化也较剧烈,只有反气旋过境才会天气晴朗,气温骤升。故选C。答案:10.D11.C 本题组设计非常巧妙,要求立足区域特征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第10题必须抓住“5月初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这一关键进行分析,否则难以理解命题者的意图。第11题,如果由“洪灾”马上想到降水,而不顾“晴朗”这一事实,极易错选。12.(2009年广东,16,2分)我国天

9、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B.准静止锋C.暖锋D.反气旋解析:冬、春季节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地形阻挡,出现准静止锋有关。答案:B13.(2011年安徽文综,34,30分)根据材料和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如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3)该天气过程在

10、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解析:本题以四川盆地周围地面气压场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了城市气温的高低、天气系统、泥石流等问题。回答第(1)题银川气温低于成都的原因可从纬度、地形、大气状况、冬季风、海拔等方面考虑。回答第(2)题,首先判断出此时成都的风向为西北风,冷空气势力强大且占主动,3日至5日短时暴雨可判断过境天气系统为冷锋。回答第(3)题,因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形陡峭等因素加上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这种地质灾害,野营时应避开谷底、河流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逃生时,一定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斜上方跑。答案:(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

11、,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运用天气系统简图、景观图或结合生产、生活实例,判断天气系统并分析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及天气变化趋势。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2011年福建文综,79,12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

12、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如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回答13题: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0.50B.0.300.50C.0.550.35D.0.300.35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解析:本题组从分析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图入手,考查了等值线图的判读及气候风险度因素分析等方面的知识。第1题,分析图,E地气候风险度有

13、可能小于0.45,F地气候风险度有可能大于0.45,故只有B项正确。第2题,分析图可知,E、F两地均在长江流域地区,E处于西部地区,而F位于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深受暖气流及台风等影响,从而增加了气候的风险度。E为丘陵地区,F地多为平原,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而E、F两地纬度位置相当,海陆位置也是造成两地气候风险度有差异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只有A项正确,B、C、D三项不合题意。第3题,图示地区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则纬度较高处的气候风险度会降低,减少冻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纬度较高的应为H,故风险度降低明显的应为H,只有D项正确,E、F、G点则较H处不明显。答案:1.B2.A3.

14、D 等值线的判读:一看读数,即等值差;二看变化规律;三看疏密状况;四看走向与形态;五注意等值线的弯曲处;六在闭合等值线的判读中,要按“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原则进行判读。(2010年江苏,78,4分)图1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 范围示意图,图2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45题:4.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5.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2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1月平均气温1022 范围在大陆西岸明显向北延伸,是受自南向北流的寒流影响,非洲南端西侧是本格拉寒流,澳大利亚大陆西侧是西澳大利亚寒流,南美大陆西侧是秘鲁寒流。第5题,图2所示气候,旱雨两季分明,年降水量超过1 500 mm,应是热带季风气候,图1中丙地是热带季风气候,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答案:4.C5.C(2009年安徽文综,2930,8分)如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经度C.纬度D.洋流7.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