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442156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国考冲刺申论热点梳理(钟君老师最新整理)(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国考申论热点梳理一元理论科学发展观在2010年的主要内容“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纲领性论述: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这份公报体现出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必然成为2011年申论命题的热点问题。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

3、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推进各领域改革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

4、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3、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体现的民生本位的特点:第一,公报提出了在规划的指导思想方面应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新

5、期待。第二,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在主要的目标上,体现了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把民富摆在国强前面。第四,在发展的动力方面,提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第五,在分配的关系上明确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经济维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维度的宏观热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在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的同时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又一个鲜明特点,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第一,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二,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第三,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势下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第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决定性基础,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顺应党心民意,符合时代潮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胜利前进。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实

7、现五个历史转变在当代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指要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来看,要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就必须实现五个历史转变。一是必须实现从注重增长速度的高速经济增长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适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历史转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保持足以稳定和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所必要的适度的快速增长,不再不惜代价地追求与以往类似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在经济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改革30年来所获得的经济、体制成就,尽快转向整个经济

8、社会的科学化发展。二是必须实现从外需带动型经济发展到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的历史转变。必须充分认识这一转变的内涵和意义,扩大内需,充分发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的优势,利用众多人口所形成的市场规模和结构转换所带来的极其巨大的增长空间。三是必须实现从技术引进依赖型经济到自主创新支撑型经济的历史转变。必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推动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和高端创新,激励与引导自主创新,举全社会之力为向自主创新经济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持。四是必须实现从资源高耗型经济到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历史转变。必须以降低发展的资源成本为核心,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必须将节约优先和效率为本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

9、民经济体系的核心,必须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炭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必须将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重点,大力推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将保护环境、保障安全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五是必须实现从生产能力提高型经济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型经济的历史转变。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尽快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必须积极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不同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经济维度的中观热点:中观热点一: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

10、2009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上发表题为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强调“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

11、展。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包容性增长的实质是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的公平正义,强调增长的普惠性。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关键是收入分配的改革。中观热点二: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12、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到2020年,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一,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就一定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一定要改变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附加值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物耗能耗高、生态环境代价高的现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创造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创造自主世界著名品牌,提高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发

13、展增值服务,鼓励发展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必须在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的同时,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实现由世界工厂向创造强国的跨越,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大幅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实现人均高生产率、高收益率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二,提出这项战略任务是应对世界科技革命和提高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

14、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我国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经济发展构成日益严峻和紧迫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根本出路。要关注三个微观考点:一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二是知识产权保护,三是山寨文化中观热点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

15、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关注两个微观考点:一是节能减排.二是发展循环经济(节约+环保)中观热点四: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关键是增加收入(有钱花)和完善保障(敢花钱),具体措施: 第一,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要确立均衡共享的模式。 第二,政府要加大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之需,加大社保的投入。 第三,优化创业环境。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就业者变成创业者,特别是要通过扩大就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第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更多的高消费能力的中产阶层群体。 第五,把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的重点,创造更大的市场需求。第六,培育新型的消费文化,完善消费的引导机制。三方面揭示201

16、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主题走势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在即,对于申论,考生最关心的是申论考什么,主题是什么。中公教育辅导专家结合历年申论考试的特点和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高屋建瓴,为考生提供正确的复习方向,望此对考生国考备考有所帮助。1、结合重大政策来说(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9年底召开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整年的工作定下了基调: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调结构首先是调整经济结构,需要做的是转变主要依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的低级经济增长方式,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全国经济的重中之重。只有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重复建设,才能完成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