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13526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C新兴工商业城市兴起 D官府对经济文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2资治通鉴

2、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这体现了()A无为而治的思想 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 D天人感应的学说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除了沿袭唐代使用飞钱(宋代称便钱)外,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金融业发达 B手工业兴盛C对外贸易繁荣 D印刷业进步4四库全书总目评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由此可见当时清朝

3、官方对西学的态度是()A全盘接受 B仅学技艺C去粗取精 D全面否定51875年8月,清政府任命郭嵩焘(中国首位驻外使节)为驻英公使的消息传开后,有人编出一副对联:“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士绅提出要开除他的省籍。这表明当时()A思想观念阻碍近代化进程 B知识阶层民族意识觉醒C清政府外派使节不得人心 D国人强烈反对屈辱外交61913年7月,袁世凯以国民党人参与“构乱”为由,下令解散国民党,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也被一律取消议员资格。1915年12月袁世凯背叛自己当初的誓言,改称“洪宪皇帝”。这说明()A袁世凯的皇帝梦由来已久 B思想革命成为必要

4、C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自我膨胀 D当时缺乏推行民主的条件7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农会法,提出重建农会组织, “一方面提高其社会道德,增进其知识技能,促进其生产与生产额,以达到改善生计之目的;一方面健全其组织,对内则使其协助政府,实行本党之土地政策”。这说明()A国民党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国民政府重视解决民生问题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得以实施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正在进行中81955年3月,内务部、公安部联合发通知,规定农民的迁徙已经不是自由的迁徙而是需要审批,能否迁徙取决于政府。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

5、的证明”。这反映了()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 B大跃进时期工业化建设的要求C构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要求9一位古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它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A反对罗马法 B赞同君主制C批评了民主制 D主张扩大公民权10186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推动议会改革,主张扩大选举权。他被指责为“自己阶级利益的叛徒”“在激烈斗争中丧失原则的机会主义者”。由此可知,在当时的英国()A代议制可反映多数国民的利益 B资产阶级日趋保守C自下而上是民主化的主要形式 D政治民

6、主化的进程艰难11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 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12有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开始于1914年,结束于1991年。据此判断,其历史分期的依据是()A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D技术革命的影响程度二、非选择题(共5题含选考题,52分。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14题

7、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其萌芽于唐末五代,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时书院多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清代,雍正帝颁布上谕,明令所设书院皆由封疆大臣控制,并由政府拨给经费,书院应重视“读书应举”。清末,书院为近代学堂所取代。南宋以后历代书院共同依据的总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规定,书院学生要接受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

8、序、朋友有信”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书院的主要课程有儒家学说、历史、诗词和诸子百家等,其中“四书五经”和理学大师的讲义、语录、注疏等是书院的重要读物。摘编自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材料二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1150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年)、剑桥大学(1209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1181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9、后来才独立成科,“七艺”是其主要课程。“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中国古代书院课程与中世纪后期西欧大学课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书院和中世纪后期西欧大学课程特点形成的社会背景。(13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7年6月,潘光旦先生在上海某报刊登“中国之家庭问题征求答案”的问卷调查,提出关于家庭结构、婚姻、子女的若干问题,共收回问卷317份。有效问卷中受访人的性别和职业分布:男性受

10、访人226人,其中有学生105人,教育者26人,学问者10人,会计10人,银行业10人,其他职业都10人以下。女性受访人有44人,其中有学生17人,教育者12人,其他职业较少,有许多自己无法辨别职业。部分调查数据统计:问题赞成占比不赞成占比保留传统大家庭制 29%71% 实行欧美小家庭制,但子孙辈轮流同居奉养祖、父64.7%35.3%保留祭祀祖宗 14.5%85.5%与白种人通婚 40.8%59.4%表亲之间通婚 39.3%60.7%婚姻完全由父母作主 0.7%99.3%婚姻本人作主但征求父母同意 80.6%19.4%实行一夫一妻,反对纳妾 79.8%20.2%丧偶后不管有无子嗣男女均可再婚

11、62.9%37.1%发展公育机构,使妇女能投入事业和工作 57.8%42.2%摘编自潘光旦中国之家庭问题关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请考生在第15、16、1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

12、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第一次创业的背景、内涵及意义。(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岗村第二次创业的特点。(6分)1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8年9月)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在英国纵容

13、下,法国政府宣告放弃所承担的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义务张伯伦和达拉第各自回到国内,受到人们的欢呼。张伯伦向国人报告说,他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英法推行哪一政策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政策导致的最终后果。(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能得出哪些历史启示?(5分)1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九岁时进入耶稣会学校学习,十六岁时到罗马学习法律,十九岁时加入耶稣会,继续在耶稣会举办的学校学习哲学和神学,并师从著名数学家丁先生学习天算,二十五岁时

14、参加一个学术中心,二十六岁时乘船前往东方传教,并于1582年8月抵达澳门,从此,他便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足迹踏遍中国南北,于1610年死于北京。利玛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直接的知识,是第一个直接掌握中国语文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也表示称赞,对中医也很感兴趣。同时,他第一次正式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宗教和科学技术知识。利玛窦对明末官僚体制的臃肿无能和吏治败坏,也有详细的描写。他说: “大臣们作威作福达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自己所有的一切。”“有时候,被告送给大臣一笔巨款,就可以违反法律和正义而得活命。”

15、而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正是通过向皇帝、大臣和大吏们赠送礼品才逐渐取得立足之地的。摘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者序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且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情况的描写。(7分)高考模拟仿真训练(二十二)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军事功能,故B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君设立的,不能体现私人讲学出现,故D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C不正确。稷下学宫是国家设立的机构,一般是在天子的都城。但到战国时期,却设立在诸侯的国都,说明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选A。2解析:选D。本题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