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62409480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单元动脑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单元:动脑筋设计理念: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

2、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学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教学重点: 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 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教学难点:学习复述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

3、象的过程.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一、导入。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二、学习2、3段。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板块一: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

4、底有多重呢?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3、学习板块二。板块二: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

5、机学习:宰(书空)查字典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板块三: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2、学生回答。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2)自由读课文。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板块四: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2、口头组

6、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板块二:学习第四段。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3、做实验突破难点制作

7、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8、?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

9、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三课时预设目标: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3、朗读指导。板块二: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

10、几个学生全班交流)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板块三: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gunyunyln chunxin ()()() chng gnzigy dqing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1)de () (2)d ()(3) di () 、曹操听了直摇头。(1) 不弯()(2

11、) 把弯由的伸开() (3) 爽快()(4) 一个劲儿地()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1)才气()(2)只有()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象一()秤一()船四()柱子两()树一()线四、比一比,组词。官( ) 称( ) 柱( ) 象( ) 宫( ) 秤( ) 住( ) 像( )板书设计:21、称象直摇头微笑点头官员们曹冲砍树造秤赶象上船宰象画线装石 狮子和兔子教学目标: 通过对狮子大王的欣赏与形体表现,引发学生对狮子的动态与神情的模仿与表现,初步体验进行曲下风格特点 学生自由地选择工具和材料,绘画制作狮子大王,培养学生进行充满想象的创作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理解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12、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充满想象的创作 教学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创作工具,如:剪刀、彩笔、纸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创意: 1、体现自由探索、自主学习、使用交流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变为能动的参与过程,让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唱一唱、听一听、讲一讲、演一演、做一做,从而感受狮子王机智、威猛的音乐形象。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学习。 2、体现创新意识观。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如:在导入时,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增强了趣味性,引发学生思考,在讲一讲狮子大王的故事时,让学生自己讲故事,然后再表演当中的故事情节

13、,在动手方面,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通过自己动手,进一步体会狮子的形象,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另外,本课的又一个特点,是改变了以信的授课方式,撤掉了学生的课桌,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将更大的活动空间留给了学生,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充分抒发情感、自由想象的空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听音乐进教室,激发情趣。 2、导入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好,所以,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去玩玩,去看看。它是谁呢?老师出一个谜语让大空猜猜:将军披头散发,威镇老家。力大气壮如牛,百兽谁都敬它。(狮子) 生:略 师:对了,小朋友真聪明!我们和狮子朋友一起玩吧(老师带上狮子的头饰) 二、唱一唱 师:听,咱们的狮子朋友高兴得唱起了自己的歌。(教师边唱边做狮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