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案新版教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40766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案新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案新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3比热容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案新版教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应当为侨商归国工作、创业和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适宜的环境,使得侨商归国后能够安心并专心于事业发展,提高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热情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比热容的应用能够利用比热容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热量的计算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炎热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两人在湖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湖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学生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岸上、湖中、两者一样三种观点都有,到底哪种观点对呢?从而引入新课。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热容的应用活动1:想一想:夏天中午,我们

2、在海边玩耍的时候,脚踩在沙子上有什么感觉?踩在水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不同的感觉?观察沙子和海水图片,联系课本P15表中水和沙石的比热容,想一下怎么回答。学生回答:在沙石和海水受太阳照射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沙石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海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感觉砂石烫,海水不那么烫。活动2:然后思考:在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利用了什么?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中有小汽车,打开小汽车的前盖,会看到一个大水箱,水箱起什么作用?里面装的是什么液体?为什么要装这种液体?如果是在北方冬天很冷的情况下,能否只装这种液体,如果不能,应该怎样解决?结论:水的比较容大,等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

3、热量,水的温度升得慢,吸热或制冷效果好;降低同样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比较多,取暖效果较好。归纳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知识拓宽: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在海边,白天与夜晚的风向是否相同,请学生阅读课本P15的“讨论交流”后回答。学生回答:因为陆地基本上是沙石构成的,比热容小于水,白天温度升得快,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所以,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

4、地;到晚上,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又会从陆地吹向海洋。探究点二:热量的计算提出问题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学生回答:(1)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成正比,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计算公式:Q吸cm(tt0)。(2)物体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t0t)。(3)比热容的计算公式c。提出问题2:在利用热量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如何做好单位的统一?学生回答:物理量单位QJmkgt、t0、tcJ/(kg)典例剖析:小杨家的电热水器内装有5L的水,该热水器中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40,求这些水吸收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全部被5kg的煤油吸收,那么煤油

5、温度由20升高到60,求煤油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点拨】知道水的体积,利用密度的变形公式mV求水的质量,再利用Q吸cm(t2t1)求水吸收的热量;根据c求煤油的比热容。【自主解答】解:密度的公式由得水的质量:mV1.0103kg/m35103m35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2t1)4.2103J/(kg)5kg(4020)4.2105J;煤油的比热容:c煤油2.1103J/(kg)。板书设计第2课时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在设计此课时,从夏季傍晚纳凉问题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

6、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几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是由提出问题入手来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道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就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复兴之路。中国的科技进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东西方文明因改革开放而交流碰撞,而我的创业之路因改革开放而扬帆起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