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239348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之法律基础练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法律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A、民事法律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经济法律关系D、刑事法律关系2、下列不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的是()。A、房屋的出租者和承租者之间的租赁关系B、有限责任公司和合伙企业的购销关系C、税务局和企业之间的征纳税关系D、公民甲和乙的离婚纠纷3、下列关于适用法的效力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C、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

2、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直接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D、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4、下列法律行为的分类表述正确的是()。A、按照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B、按照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分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C、按照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分为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D、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分为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5、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A、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B、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C、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D、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6、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但法

3、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是由()决定的。A、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B、阶级社会的生产方式C、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D、统治阶级的利益7、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将法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划分标准是()。A、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B、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C、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D、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8、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B、法是最具有强制力的规范C、国家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主

4、要形式的是()。A、宪法B、自治法规C、法律D、判决书10、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A、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C、国务院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1、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A、法律调整的对象B、法律调整的方法C、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规范的种类12、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制造设备的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A、乙方制造的该设备B、甲乙双方C、乙方承接制造设备的劳务行为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外国人B、商品房C

5、、提供劳务的行为D、荣誉称号14、小张和甲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小张向银行借款10万元,银行当日交付借款,小张一年后归还利息和本金共11万元。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A、借款合同B、利息和本金11万元C、借款10万元D、小张和甲银行15、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C、法人的权利能力始于产生,终于终止D、只有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法人和其他组织没有权利能力1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的是()。A、地震B、爆发战争C、纵火D、行政命令2、 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

6、的有()。A、公民与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B、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C、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D、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2、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A、积极行为B、消极行为C、要式的行为D、非要式行为3、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C、法由阶级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实体法的有()。A、民法B、刑法C、行政诉讼法D、企业所得税法5、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法律关系内容的有()。A、服兵

7、役B、纳税义务C、经营管理权D、经济管理行为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A、有价证券B、库存商品C、提供劳务行为D、智力成果7、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私有企业B、集体企业C、合伙人D、外国社会组织8、根据法律关系主体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以及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国将自然人划分的类型有()。A、完全行为能力人B、限制行为能力人C、无行为能力人D、不完全行为能力人3、 判断题1、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2、法律只调整社会中的权利关系。()3、根据授权制定的法

8、规与法律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4、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5、一般来说,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等的总称。()6、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分为若干个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构成一国的法律体系。()7、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既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8、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建造大型设备的合同,由甲提供主体配件和原材料,乙方提供建设服务,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就是乙方承建的设备。()9、国家

9、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10、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一个主体。()11、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都必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依据。()12、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最普遍的法律事实。()答案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该题针对“法律关系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所以选项ABD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税务局和企业之间的征纳税关系属于行政管理人和行政管理

10、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该题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根据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该题针对“适用法的效力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选项A,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分为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选项B,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分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选项C,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

11、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分为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法作为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该题针对“法的本质”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选项A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选项B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选项D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该题针对“法的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8、【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法是通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但并不是国家

12、发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该题针对“法的特征”知识点进行考核】9、【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规章、国际条约。不包括判决书。【该题针对“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选项BD公司法和会计法属于法律;选项A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是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发布的,属于部门规章。【该题针对“我国法的主要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该题针对“法律部门

13、与法律体系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1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 一般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物、人格人身、非物质财富和行为,本题属于行为,所以甲、乙双方签订制造合同而形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即该法律关系客体并不是乙方制造的设备,而是乙方承接制造设备的劳务行为。【该题针对“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选项A可以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该题针对“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1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知识点进行考核】15、【正确答案】 D【

14、答案解析】 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与法人都是具有权利能力。【该题针对“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知识点进行考核】1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 选项A属于法律事件中的绝对事件;选项CD属于法律行为。【该题针对“法律事件”知识点进行考核】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 AC【答案解析】 民法调整的是公民与公民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法律关系为社会法的调整范围。【该题针对“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AB【答案解析】 根据行为的表现不同,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将法律行为分为要式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法律行为。【该题针对“法律行为”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BC【答案解析】 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