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柯刺秦王 为啥没成功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393327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柯刺秦王 为啥没成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荆柯刺秦王 为啥没成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荆柯刺秦王 为啥没成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荆柯刺秦王 为啥没成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柯刺秦王 为啥没成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 目的的不明确,造成行动的迟疑。 何谓目的的不明确呢?就是燕太子丹在派荆柯去秦国的目的在“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和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两者间徘徊。 刺杀秦王本身就是一件极度危险的行动,动用一切的可能来保障尚不能有完全成功的把握, 在行动的目的上就更不该有两种选择的犹豫。这种目的上的犹豫,必然将导致荆柯刺杀行动上的迟疑,而给荆柯带了灾难性的后果。史记中所记载的一段对荆柯刺秦王的描写,“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是从哪里看出荆柯刺在杀行动出现了迟疑呢? 是这样的,如果荆柯抱定

2、的是坚决刺死秦王的这种唯一想法,那么在匕首即将现显的一瞬间荆柯就能将匕首拿到手,并且一刀刺进秦王的胸膛,在秦王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之前,秦王就已被刺死了,从而完成了这一闪电般的行动。根本轮不到秦王先是大惊,而后又站起身这一系列的反应。一瞬间的迟疑给这次刺秦行动带了灾难性的后果。 退一步说,燕太子丹的“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这个设想也是根本办不到的,充分暴露了燕太子丹在政治上的幼稚。太子丹还举了一个“若曹沫之与齐桓公”的例子,当时齐恒公时齐国的实力和政治形势哪里能和现在嬴政的秦国实力及政治形势相比呢?在军事实力悬殊这么大的情况下妄谈“信义”,希望秦王能够讲信义,是一

3、种很愚蠢的想法。 第二,荆柯的个人能力有问题。 秦王挣脱后绕着柱子跑,荆柯在后面紧跟着追,绕着柱子跑了几圈之后,居然没追上? 荆柯的奔跑速度可是不够快。秦王拨出剑来之后,回身一剑向荆柯砍去,这时荆柯应该飞起一脚将秦王的剑踢飞,至少也应该来个侧闪,然后再刺秦王一刀,那怕只将秦王划破点皮,也足够能致秦王于死地了。可是荆柯居然没能躲开秦王这一剑,被人家砍断了大腿,紧跟着又连被劈了七剑。由此可见荆柯剑法不够高超,身手不够灵活。我们将荆柯来和战国时另位一位著名刺客聂政来比较一下,可知荆柯在武力与剑术方面很一般。“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韂侍者甚觽。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

4、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史记 燕太子丹挑选的刺客是要求一种甘愿赴死的勇士,其实荆柯只是个很一般的剑客 ,史实上也是这么记载的。当时和荆柯有过交情的著名剑客鲁句践听到荆轲之刺秦王,叹息说:“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可惜他不好好的研究刺剑的技术啊)。 战国时代是中华历史上思想空前自由,人的个性充分自由释放的一个年代。自此后不久,儒家思想一直统治,约束了中国人。中庸,温和的儒家思想保证了中国文化持久,不断的流传与发展,但也使中国人在个性上平淡统一。我们中国人历来只能崇拜民族英雄,爱国英雄,这是我们比西方人所差的,而荆柯正弥补了我们在个人英雄主义上,个人心灵自由上的

5、心理缺憾,使后来的中国人永远都在怀念赞美荆柯。 荆柯行刺秦王本来是一个有很大把握能完成的行动,但却失败了。搭上了田光的命,搭上了樊于期的命,还白白送了一封燕国督亢的地图。这还没有完,愤怒的秦王派大军首先攻打燕,杀了太燕子丹,捕获了燕王,让燕国提前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到底荆柯刺杀秦王该不该,尽管最终失败了如果你比较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的话就能发现,荆轲刺秦王是燕太子丹的无奈之举,也是其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似的决定。秦国的强大和迅猛的上升势头已经不是诸侯靠正规军事力量所能对付得了的了,除了刺杀恐已无他法,燕太子丹和荆轲都明白刺杀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刺杀行动却必须去做,就算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成功,也要去做。于是就有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而且,就算刺杀成功了,秦统一天下的结局可能还是会发生。 有一种境界,明明知道做与不做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还是要去做。建议去看一下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你就能体会到那种悲凉和壮丽以及英雄的无奈,一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潸然泪下。 荆轲刺秦王的举动已无所谓对还是错了,燕的灭亡只是早晚而已,与其苟活于世不如拼死一搏,认不认同这句话,只在各人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