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90720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相互作用 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 共点力平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课时作业(七)受力分析共点力平衡基础训练1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斜劈C上叠放了A、B两个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三者均保持静止状态关于A、B、C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A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物体B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B对C的作用力可能与斜劈表面夹角为90D地面可能对C有摩擦力作用答案:B解析:物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二力平衡,A错误;物体B受到的重力、A对B的压力、C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共四个力的作用,B正确;对A、

2、B整体,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C对其的作用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可知,C对B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B对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下,C错误;对A、B、C整体,其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故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D错误2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A、B的接触面与斜面平行,当A、B以相同的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关于物体A的受力个数,正确的是()A2 B3 C4 D5答案:B解析:由于A、B一起运动,加速度相同,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没有摩擦力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共3个力,B正确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7,一个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在轻

3、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细线与斜面间的夹角也为37,若小球的重力为G,sin 370.6,cos 370.8,则手对细线的拉力等于()AG B. C. D.答案: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F、斜面的支持力和小球的重力作用,沿斜面方向上,Fcos 37Gsin 37,解得FGtan 37G,故C正确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A. B.C. D.答案:A解析:A、B两球是对称的,可选取A球为研究对象,它受到竖直向下的

4、重力mg、水平向左的弹力kx(x为弹簧的压缩量)和斜向右上的拉力F,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有:tan,则x,故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错误5(2017河南焦作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和m的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并通过另一细线将小球a与天花板上的O点相连,为使小球a和小球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Oa细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37,需要对小球b朝某一方向施加一拉力F.若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则当F的大小达到最小时,Oa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大小为()A4mg B3.2mg C2.4mg D3mg答案:B解析: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

5、分析受力,作出F在三个方向时整体的受力图,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与FT的合力与重力4mg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力的合成图可知,当F与绳子Oa垂直时,F有最小值,即图中2位置,根据平衡条件得F的最小值Fmin4mgsin 372.4mg,FT4mgcos 373.2mg,B正确6(2017福建闽清测试)如图所示,三根横截面完全相同的圆木头A、B、C按图示方法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所受的合力大于A所受的合力BB、C对A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CB与C之间一定存在弹力D如果水平面光滑,它们也能保持图示的平衡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三根木头均处于静止状态

6、,故各木头所受合力都为零,故选项A错误;对A受力分析可知,A受重力和B、C的弹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故B、C对A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选项B正确;对B受力分析,B受重力、支持力、A的弹力及地面对B的摩擦力,若这些力能使B处于平衡状态,则B、C间没有弹力,故选项C错误;若水平面光滑,则下面的两根木头B、C将不能保持静止,故选项D错误7(多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墙角,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于图示位置,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B铁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C铁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D铁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7、答案:BC解析:F的大小合适时,球可以静止在无墙的斜面上,F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墙才对球有水平向左的弹力,故A错误,B正确;而斜面对球必须有斜向上的弹力才能使球不下落,故C正确,D错误8(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斜劈A,A的水平上表面有一斜劈B,B的斜面上有一物块C,A、B、C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摩擦力为零BC对B压力大小为mgCA受斜面摩擦力大小为mgsin D斜面受到A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3mgsin 答案:AD解析:对B、C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根据平衡知,A、B间摩擦力为零

8、,故A正确对C分析,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平衡,有:FNmgcos ,可知C对B的压力大小为mgcos ,故B错误对A、B、C整体分析,整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得,斜面对A的摩擦力f3mgsin ,故C错误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所以斜面受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合力大小为3mgsin ,故D正确能力提升9质量为M的半球形物体A和质量为m的球形物体B紧靠着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忽略B球表面的摩擦力,则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B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Mgsin C物体B对物体A的压力大于mgsin D物体B对斜面的压力

9、等于mgcos 答案:C解析:隔离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知物体B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FN1和物体A对其的弹力FN2.由于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与二者的接触面垂直,故物体A对物体B的弹力不是平行于斜面向上,而是偏向上一些,选项A错误;将物体A和B看成一个整体,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Mm)gsin ,选项B错误;对物体B,根据平衡条件可得mgsin FN2cos ,FN1FN2sin mgcos ,可解得FN2mgmgsin ,FN1mg(cos sin tan )FBBFAFBCTAFB,TA2TB,选项A、D正确12(2017河北衡水中学一调)将一光滑轻杆

10、固定在地面上,杆与地面间的夹角为,一光滑轻环套在杆上一个大小和质量都不计的滑轮用轻绳OP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另一轻绳通过滑轮系在轻环上,用手拉住轻绳另一端并使OP恰好在竖直方向,如图所示现水平向右拉绳,当轻环重新静止不动时OP绳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A90B45 CD45答案:D解析:对轻环Q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则只有绳子的拉力垂直于杆的方向时,绳子的拉力沿杆的方向没有分力,由几何关系可知,PQ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b)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由于滑轮的质量不计,则OP对滑轮的拉力与两侧绳子上拉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OP的方向一定在两侧绳子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11、由几何关系得OP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45,则OP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9045,故选D.13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2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人的质量m260 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则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答案:(1)mgmg(2)mg,方向水平向

12、左(3)24 kg解析:(1)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有FOBFOAsin FOAcos m1g联立解得FOAm1g,FOBm1gtan m1g故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为m1g、m1g. 甲 乙(2)对人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人在水平方向受到OB绳的拉力FOB和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得fFOB又FOBFOB所以fFOBm1g.(3)当人刚要滑动时,甲的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有fmm2g由平衡条件得FOBmfm又FOBmFOBmm1mgtan m1mg联立解得m1m24 kg即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24 kg.会有一些不当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微信工作群或个别党员的微信“朋友圈”中,把“三八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等不正确称谓,虽然有提醒教育,但没能做到全面彻底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