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77782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环境地理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3_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第4课时)教案 湘教版必修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 题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 时共 1 课时本节第 1课时选用教材湘教版知识模块必修一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顺序。2.了解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威胁。过程与方法探究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懂得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重 点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难 点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

2、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关 键教学方法及课前准备教学流程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导入: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生物。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也存在着差异。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究竟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板书】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一)生物进化与

3、环境变迁【讲解】 纵观地理环境的演化历程,不难发现,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地球演化的历史经历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阅读分析】阅读课本66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分析回答:生物的进化对地理环境演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总结归纳】(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

4、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3)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读图讨论】读课本66图3-1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讨论完成课本67活动题。【总结】生物的演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各地质时代的生物特征表。【过渡】生物演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由此证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会对整体环境演变产生影响,反过来,整体环境的演变也会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造成影响。【板书】(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阅读讨论】在6500万年前,不知发生了什么

5、灭顶之灾,使恐龙这种在地球上显赫了1.6亿年的动物突然灭绝,给人们留下了种种猜测。有学者认为,恐龙灭绝是气候骤变所致。其中,有的认为,在中生代末期,冰期突然降临,气候变得寒冷,一些不耐寒植物死亡,使恐龙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有的认为,地球上的气温突然升高,而恐龙是散热能力较弱的动物,不能适应环境,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特别是雄性生殖系统严重破坏,致使恐龙断子绝孙而灭绝。有学者认为,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被子植物大量发展,并迅速取代了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不像裸子植物那样四季常青,而是一种秋冬季节就会落叶或枯萎的植物。这样,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在秋冬季节被“饿”死;肉食性动物也由于猎物的失去而死去。有学者

6、认为,恐龙体型高大,大脑小,是由于体内的内分泌功能失常、代谢调节紊乱、酶的功能异常的结果,是一种病态。由于恐龙大脑和身体比例不协调,失去了对身体的调节控制作用,使恐龙不能在变化了的环境中生活而死亡。有学者认为,在6500万年前,宇宙中有一颗直径10千米、重1270亿吨的小行星,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撞击地球。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00个最大氢弹的爆炸力。当时,天昏地暗,尘土滚滚,遮月蔽日达3个月,植物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食物链中断,恐龙和其他动物就此灭绝。在意大利、丹麦、新西兰等地的晚白垩纪地层里,发现一层几厘米厚的富铱层,其铱的含量超过地球正常铱含量的30倍。地球上铱含量极少,但太阳

7、系及其他星体含量较多。由此有人认为这些富铱层是小行星撞击后的尘粒形成的。此观点也由此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结合课本P68,分析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的关系。【总结归纳】(1)由于环境的变迁导致了生物的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2)教材从一个现象(“小行星碰撞”说)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其实,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除了“小行星碰撞”说以外,还有其他不同观点:大陆漂移使

8、气候发生变化、超新星爆发、“宇宙韵律”说,等等,不管是哪一种,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当时环境发生了变迁。【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阅读分析】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讲解】人地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反作用。例如东部季风区主要进行种植业生产,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进行畜牧业生产,这本身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是反过来,由于这种影响,东部季风区的人类活动(种植业)使很多自然景观变成了农田景观,而西部则为牧场等。人地关系中,人类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类可以对环境进行主动自觉的改

9、造,使之不断发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人类活动也可不自觉地破坏环境。例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氟利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就体现了人的主导作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双重性。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某个要素施加影响,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黄土高原的开发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总结归纳】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而且是地球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2产业革命以来

10、,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3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着,人类活动已经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可分为两类,一方面是有利的作用,即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另一方面则是不利的,给自然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课堂同步练习: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环境的演化主要是 ( )A.有机进化 B化学演化 C生物演化 D有氧环境演化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11、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4生物演化说明了 ( )A只能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B只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C既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又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D生物演化与整体环境演变无必然联系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B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课堂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板书设计3.1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与环境变迁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 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 环境变化与生物灭绝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课后作业练习册本课习题课后反思与反馈会有一些不当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微信工作群或个别党员的微信“朋友圈”中,把“三八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等不正确称谓,虽然有提醒教育,但没能做到全面彻底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