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77762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_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4教案 湘教版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学科地理年级高二选用教材湘教版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湘教版地理必修III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节,提供了刘御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典型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教材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本部分通过图文材料及活动重点介绍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自然及人文地理背景。(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通过文字材料及3个活动,分析了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主要措施及选择这些措施的原因。(3)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以文字材料展

2、示了田纳西河流域治理所取得的成就。(4)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总结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并通过活动学以致用,达到巩固、联系的目的。二、课标分析1、课标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2、课标分析:课标对教学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能够分析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开发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第二:通过案例进行分析;第三;能够掌握分析流域开发问题的基本方法,以本案例所采用的方法,分析其他流域的问题。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通过案例学习过荒漠化及湿地资源的开发问题,因此对于案例分析的方法比较熟悉,同

3、时也能较好的掌握区域地理背景的分析方法。但是由于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校附近并没有河流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实际案例,所以对于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内容学生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逐渐启发来完成学习。四、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分析该流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过程及经验。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分析学习方法,掌握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通过课堂合作学习、思考交流等环节,提升合作学习、表达、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图文材料的阅读,提升提取信息、解

4、读信息的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问题的整理与归纳,培养整理资料及查阅资料的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五、重难点分析 1、重点: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基本内容 河流开发治理的一般方法2、难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基本内容六、教学方法分析 根据学情、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所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合作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板书归纳法。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假设你是一个市长,如果可以选择,你是否希望你的城市在

5、河流附近地带?为什么?2、组织学生课堂发言。3、以“人类文明发祥地”、“长江流域、孟加拉国的洪灾”等图片材料展示河流沿岸地区的优势及问题。1、思考教师问题,并做课堂发言;2、阅读图片材料,了解河流沿岸地区的特点。1、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河流沿岸地区的利与弊,顺利导入本节主题;2、趣味性的问题,能够启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3、图片材料帮助学生整理河流沿岸地区的利与弊。(二)探索新知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认知1、提前发放导学案,布置预习作业,完成预习内容:分水岭和分水线: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为分水岭。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二级支流:查阅课本,自主

6、准备。梯级开发:查阅资料,自主准备。2、组织学生课堂回答流域、二级支流的相关概念。3、多媒体出示相关概念。1、 通过阅读材料、阅读课本和查阅资料,自主完成导学内容;2、 回答课堂提问。1、 通过导学案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2、 通过查阅资料、阅读课本等相关要求,提升学生整理、查阅及提取信息的能力;3、 通过课堂问题设置,检验学生预习效果;4、 通过多媒体出示相关概念,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概念。第二部分: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背景1、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完成课本P47活动1;2、 参与学生各组讨论过程,了解并指导学生学习;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成果课堂交流;4、 评价、指导、补充学生

7、回答,并进行水文特征分析及自然特征分析的学习方法指导。1、 合作学习,根据课本P47图文材料及导学案相关材料,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2、 课堂回答,交流学习成果。1、落实知识目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背景;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3、通过课堂回答问题,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4、教师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承转1、提出问题: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治理前却成为美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启发学生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学生思考、阅读课本,提取信息。1

8、、 承上启下,进入下一问题的探索学习;2、 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三部分:制约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的问题1课堂提问: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与当地的洪水有什么关系?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特征,对洪水泛滥是否有加剧作用?2、组织学生课堂回答,并及时评价、更正与补充学生回答。思考、回答。1、落实知识目标田纳西河流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2、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部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主要内容1、多媒体出示合作学习问题:田纳西河流域适宜进行哪方面的开发?请你说明依据。针对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治理?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课堂讨论;3、参与学生合作学

9、习过程;4、评价、补充学生回答;5、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8阅读材料,完成活动2;6、多媒体出示阅读问题,田纳西河流域发展了哪些农业?布局方面有何特点?这样的农业发展有何好处?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9材料,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农业的开发。1、完成合作学习并课堂交流;2、进行阅读学习,完成田纳西河流域工农业开发的基本内容学习,并课堂回答。1、落实知识目标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主要内容;2、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发展内容的依据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科学方法;3、通过合作学习、材料分析,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合作学习、解读信息的能力。第五部分:归纳小结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分析方法1、出示图片今天的田纳西河,

10、展示田纳西河治理与开发的成果;2、板书,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流域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1、思考、归纳;2、完成笔记。1、方法归纳与总结,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2、帮助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第六部分:作业布置多媒体出示探究作业:1、讨论:河流上是否应该修建大坝?请选择你所支持的观点并说明依据。2、学以致用:以我国黄河流域为例,收集资料,说一说其开发的主要方向及治理的措施。1、通过课后探究作业,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2、巩固课堂所学,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八、板书设计(一)流域地理背景分析地形 气候 河流 资源 人类活动(二)流域开发方向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水利工程的修建)工农业的开发 旅游业的发展(三)流域治理的主要任务 防洪 生态环境的建设 会有一些不当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微信工作群或个别党员的微信“朋友圈”中,把“三八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等不正确称谓,虽然有提醒教育,但没能做到全面彻底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