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7754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练习 中图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 (一)教材第4页探索思考1虽然受距太阳远近、行星的大气状况和行星距地球的远近等因素影响,测量、估算的温度标准不够统一,但基本可以看出八颗行星距太阳越远,表面温度越低的规律。因为,八颗行星的能量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222 地球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距太阳的距离适宜,温度适宜。(二)教材第4页学习指南1宇宙是由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天体构成,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2从天

2、体系统角度看,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离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的距离适中。3恒星际环境:长期以来,太阳无明显变化,光照稳定,生命物质演化没有中止;行星际环境:太阳系中各天体公转的同向性和共面性,使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减少地外天体撞击概率。(三)教材第10页思考1有水存在的迹象可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适宜的温度、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四)教材第10页复习题1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包括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宇宙中的天体不停的运动,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3、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大小可分为总星系、星系、恒星系、行星系统等四个层次。2略。3略。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天空中的白云B环绕地球飞行的“神舟十号”C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号”返回舱D进入大气层的陨石解析:位于宇宙空间是判断物体是否是天体的重要条件。A、C、D三项中的物体都位于大气层内,不是天体。答案:B2河外星系、太阳系、地球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下列示意图中的()解析:地球属于太阳系,地球和太阳都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等级的天体系统。答案:D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34题。3“蓝月亮

4、”应属于()A行星B恒星C卫星 D彗星4“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 B地球C行星 D恒星解析:蓝月亮属于卫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发亮。答案:3.C4.D“木星合月”是指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月亮从明亮的木星边上掠过,两者距离达到最近。据此回答56题。5关于此次上演“木星合月”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木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B月球、木星都是太阳系中的重要成员C月球、木星都是所在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D月球是地月系成员,但不是中心天体解析:月球环绕地球运行,中心天体是地球;宇宙间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答案:D6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月球的天体系统是(

5、)A地月系 B银河系C恒星世界 D河外星系解析: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只有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河外星系不包含月球。答案:D7下面有关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叙述正确的是()与水星、金星同属于类地行星与金星、水星的自转方向一致都有生命物质存在运动特征为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ABCD解析: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地球与金星自转方向并不一致,八大行星目前只有地球有生命存在,别的行星没有发现。答案:C8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八颗行星中,B表示_,D表示_。按结构特征划分,它们都属于_行星。(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向_,呈_时针方向

6、运动。另外,还具有_性和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什么?(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什么?解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太阳系成员、地球的普通性及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知识。第(1)题,根据行星距日的远近判断B为金星,D为火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类地行星。(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共面性、近圆性。第(3)题,H行星为海王星,其轨道距离太阳遥远,温度是八颗行星中最低

7、的。第(4)、(5)题,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有关,温度、大气、水是必不可少的三个自身条件,图中显示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答案:(1)金星火星类地(2)西东逆共面近圆(3)A(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910题。9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C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解析:月球的级别要低于八大行星;根据轨道排序,M应为火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

8、间;当月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才有可能发生日食。答案:B10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M星球上是否有水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A BC D解析:一个天体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主要看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是否满足。答案:A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完成1112题。1

9、1“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解析: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而“水世界”类地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说明该行星在银河系之中。答案:C12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B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C该行星温度太低 D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解析:结合题目提供的材料可知,该行星上不存在地球型生命是由于其距离恒星太近,温度太高造成的。答案:B13在人类可预知的范围内,存在生命物质的星球应具备的条件是()一定密度的可呼吸大气能使水常处于液体状态的适宜温度附近的恒星比较稳定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A BC D解析:在

10、人类可预知的范围内,存在生命物质的星球应具备的条件是有一定密度的可呼吸大气;能使水常处于液体状态的适宜温度;附近的恒星比较稳定。有没有像月球一样的卫星,并不是条件之一,因此答案选C。答案:C14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分别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别仅为

11、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分别是150 和180 ;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酷。(1)为什么水星和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和发展有什么影响?(2)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不适当,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1)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则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如果温度过高,则由于热扰动太强,原子根本不能结合在一起,也就不能形成分子,更不用说复杂的生命物质了。如果温度过低,分子将牢牢地聚集在一起,只能以固态和晶体存在,生物也无法生存。(2)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则白天或夏天升温过高,夜晚或冬天降温过低,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的形成和发展。会有一些不当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微信工作群或个别党员的微信“朋友圈”中,把“三八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等不正确称谓,虽然有提醒教育,但没能做到全面彻底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