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7247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年高三政治招生考试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练习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专题十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 (2016江南十校联考)好的艺术不分国界,传统京剧曲目杨门女将与锁麟囊最近在法国和瑞士顶尖剧院创下连演7场的纪录,打动了诸多海外观众,被世界所称颂,为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走出国门提供了一种“欧洲样本”。由此可见() 发展文化事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我国文化产业已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 2

2、. (2015广东卷)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的;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 3. (2016兰州模拟)新中国成立以后,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展品最精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近400种古籍善本在此展出。下列有关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史书典籍

3、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C. 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4. (2015海南卷)“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A. B. C. D. 5. (2016衡阳摸底)论语记载:孔

4、子和弟子周游列国,卫国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弟子就问了,人口那么多,下一步怎么发展呢?孔子回答,“富之”;弟子又问了,如果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怎么前进呢?孔子一句话,“教之”。孔子的教诲蕴含的道理是() 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科学文化素养 一定的文化对经济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教育在人的教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教育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方向A. B. C. D. 6. (2016通州五校联考)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A. 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 对人的影

5、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 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 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7. (2016芜湖期中)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 B. C. D. 8. (2016太原模拟)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东临滨海的齐国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齐文化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重伦理、尊重传统。这

6、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齐鲁文化。齐鲁文化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A. 中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 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特征C.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D.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特色9. (2016兰州模拟)有人说,奥运赛场上,对手就是成就一名运动员梦想的另一只手。是的,你和我,其实是不可分离的“辩证法”,有我就有你,你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这也正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和谐相处、相互交流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7、有利于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A. B. C. D. 10. (2016郑州调研)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这些各具特色的戏曲() 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在各自地域内独立形成的 具有强大生命力,包含着永不过时的教育价值 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 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 11. (2016岳阳调研)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说

8、明,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 国家要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管理与引导 要坚持文化发展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 要坚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要逐步以文化产业取代文化事业A. B. C. D. 12. (2016晋州模拟)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A.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3. (2015浙江卷)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

9、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 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A. B. C. D. 14. (2015全国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校训宣

10、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A. B. C. D. 15. (2016长春二模)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使得人们在用筷子品尝珍馐美味之时,还得承担一份严格的道义责任。就考古学而言,成千上万种箸文物,可谓洋洋大观,通过小小的筷子,人们可以解读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由此可见() 箸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箸文化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箸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A. B. C. D. 16. (2016滨州一模)党的新闻舆论媒体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表达人民的思想和感情,反映人民的呼声和愿望

1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做到党媒姓党要() 大力发展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握好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先继承后发展 媒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A. B. C. D. 二、 非选择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17. (2015全国卷)材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

12、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2)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13、18、(2016江南十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日至12月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之后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城市精神中央提出城市发展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精神,文物、建筑是承载这种气质和精神的物质载体,如果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的风采、特色和精气神也将因此黯淡。“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日趋成为重要竞争力。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是该放缓脚步,重温民族文化,守住我们城市的历史文脉了。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我国城市发展的作用

14、。19、(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阻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0、(2016日照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每到传统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有对于家人与故乡的眷恋,还有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珍视。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竞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