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67962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练习(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欠缺。对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和敏感问题缺乏警惕性和鉴别力,对工作中、生活中、手机和网络里的一些不当言论等现象,力与机械摩 擦 力一、摩擦力1、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 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 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2、分类: 、 、 3、大小: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 和 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 二、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1. 2. 3. 例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例2、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 是 A在木块上

2、加放砝码 B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C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D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例3、如图所示,一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其重力为20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现在一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未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2N;(填“, 或 =”)例4、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F2是 N;若要让图乙中的A、B在水平桌面上一起

3、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 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例5、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当水平拉动物体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 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 所受摩擦力f 的大小,即F= 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例6、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

4、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等。(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 。(2)为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 。例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

5、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你的理由是:。(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例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与压力大小有关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较光滑一面较粗糙的长木板、两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1)实验中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是因为由 知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下表是小李同学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次数 压力 长木板表面 木块放置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1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2.2 2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慢 2.2 3 一个木块 较光滑 平放 较快 2.2 小李同学的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填猜想序号)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在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 。(3)如果他要验证猜想B,他的操作步骤应是: a、 ; b、 。 会有一些不当的网络用语出现在微信工作群或个别党员的微信“朋友圈”中,把“三八节”说成“女神节”、“女王节”等不正确称谓,虽然有提醒教育,但没能做到全面彻底制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