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235996 上传时间:2017-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小琼:经济重心的南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0 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北京四中 王小琼教材版本: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解读课标的要求为: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课标实际上是要求学生从生产和流通两个领域,去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2)教科书内容分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南移趋势往往在割据战乱或政权并立时最突出。本课是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第 2 课,是在学生懂得“民族政权并立”这一时代背景后,来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教科书用三个子目,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介绍了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商业

2、繁荣的情况,头绪比较多;另一方面,没有介绍北方的情况,这样不足以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要比较南北方经济的不同情况,来引导学生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结合课标要求和教科书内容,我认为经济重心南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和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第三,政府在经济上倚重新的经济重心地区,并在政治上有所反映。2.学生情况分析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对南方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较为熟悉,是为已知;但学生不清楚南方发展生产

3、的人文因素,是为未知。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材料研习法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理解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提高解读材料的能力。22过程与方法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感悟技术进步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动力之一。三、教学重点、难点及其突破的举措教学重点:农业重心的南移。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是农业重心的南移。教学难点:经济重心南移的标准。即解决为什么说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突破重难点的举措:地图贯穿始终;学法指导细化。四、教

4、学过程设计五、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设问:为什么史学界认为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聆听思考以相关史料设置探究情境,激发求知欲。3一、蓬勃的农业活动:解读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利用“经济重心的南移”示意图、 耕获图 ,引导学生解读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总结宋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概括南方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分析图片、文字材料,了解粮食产量的大增、农业技术的改进、经济作物的推广,感知农业重心的南移。读图习史,化繁复为直观;提高解读材料的能力;感知农业重心的南移。二、兴旺的手工业活动:赏析图片利用“经济重心的南移”示意图、 “南宋

5、景德镇观音像”这幅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纺织、造船行业的成就;从名窑分布变化,到聚焦景德窑,赏析“南宋景德镇观音像” ,感知南方成为制瓷业重心。结合示意图,了解纺织、造船行业的成就。找名窑、赏名器、读文本,感知南方成为制瓷业重心。读图习史,直观感知南方纺织、造船行业的优势。通过辨方位、找名窑,到聚焦景德窑,从宏观到微观,感知南方成为制瓷业重心。三、繁荣的商业活动:研读材料利用“经济重心的南移”示意图和两段文本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商业都市的新貌、海外贸易的盛况、纸币的产生,感知南方商业的繁盛、海外贸易的重要地位。找港口、析数字,综合归纳,感知南方商品经济的发达。训练学生研读材料能力,感知南方商品经济的

6、发达,认识海外贸易的重要地位。小结 总结宋代经济的发展。总结经济重心的南移。聆听理解提升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拓展学习布置拓展学习的作业:历史画配文:请为课文第 58 页的货郎图配上一段说明文字。要求:文体不限;把自己融入“历史” ,要有合理的想象。 记下作业,课后完成。 学生自主选择,课下拓展学习,提升能力和认识。4六、板书设计第 10 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蓬勃的农业1.粮食产量大增“苏湖熟,天下足”2.农业技术改进占城稻3.经济作物推广棉花 茶叶二、兴旺的手工业1.纺织业的发展2.造船业的发达3.制瓷业的飞跃景德镇瓷都三、繁荣的商业1.商业都市新貌早市 夜市2.海外贸易盛况市舶司3.最早纸币出现交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