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47334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河流是城市布局的重要区位因素。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地点最不易发育成城市的是()AmBfChDg2、我国城市的形成中与“h”点区位相同的是 ()A赣州 B重庆C天津 D武汉3、下列哪些地区的城市多布局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澳大利亚东南亚印度西南部埃及A BC D4京九铁路中的一些路段有明显的曲折,其主要

2、考虑的因素是()与公路、水路的连接地形起伏有利于帮助沿线更多地区建立对外联系通道依河而建A BC D读图,完成56题。5为了加强乙村与甲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Aa BbCc Dd6、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穿越河流邻近港湾穿越城区坡度太大A BC D7、关于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延长有利于增加产量B高纬度地区产量减少C低纬度地区产量增加D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89题。8、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

3、氧层空洞扩大9、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2007年9月9日美国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说:目前北极冰帽的融化速度超出科学家预料。到2050年时,可能比现在减少40%。据此完成1011题。10、北极冰帽快速消融的主要原因是()A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增多B北极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大大增加C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D人类在北极地区的活动频度增加,破坏了北极地区的热量平衡11、下列关于北极冰帽快速消融所带来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猎取海洋动物的水域大大增加B会使人类更容易进入北极地区勘探油气资源C会给北极熊及其他海洋生物

4、带来不利影响D冰帽消融会大量吸收热量,导致全球气温降低下表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1213题。地区甲乙丙丁粤川新晋12、甲代表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 B寒潮C洪涝 D干旱13、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是()A森林覆盖率高 B地形C降水丰沛 D纬度位置14、“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的寒潮益处是 ()A高低纬热量交换B缓解冬季旱情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D保持物种的繁茂15关于水资源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水资源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是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不大B水资源是可更新的,因此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水对人类是百利无一害D水的利用具有

5、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16、古老文明与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河流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有()河流提供水源河流冲积作用形成肥沃土壤河流方便运输河流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A BC D17、下列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内河航运业较南方发达B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C我国古代文明主要分布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D现代社会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多样化下图是“华北地区19542002年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820题。18、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气温不断上升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D降水

6、不断减少19、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20、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二、综合题(共40分)21(11分)读“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分析下列字母所代表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A_城市C_城市F_城市I_城市J_(2)E城市的区位条件与我国以下城市相似的是()A大庆 B攀枝花C大同 D玉门(3)从城市区位因素角度出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F城市的发展?(4)图中_处最

7、有可能形成新的城市,阐明理由并用字母K标注。22(8分)2008年12月1日,为期12天的200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波兹南市开幕,与会各方继续就所有国家都承诺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目前基础上减少一半展开讨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23(12分)我国地域辽阔,地域自然环境差异大,致灾因素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下面是“影响我

8、国的两种自然灾害入侵路径图”,根据你所学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甲和乙表示寒潮的是_,中源于欧洲北面北冰洋的是_。(2)寒潮多发的季节是_,丙、丁两地降温幅度大的是_。(3)简述寒潮发生的原因。(4)寒潮的发生与_天气系统有关。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主要有_ (5)寒潮天气不仅能造成危害,也有许多益处,请简要说明。24(9分)南、北美洲陆地相连,但区域差异显著。据下表完成下列问题。地区总人口占世界(%)GDP占世界(%)水资源总量(km3)水资源年开采量(km3)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m3)水资源利用结构(%)生活工业农业北美洲7.927.36 443.7608.441 45194

9、249南美洲5.69.39 526.0106.21332182359(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水资源开采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特点并比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参考答案答案:1.A2.A3.C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城市形成的影响。河口、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以及水运起点等是城市的良好发祥地,不符合此条件的只有m点。h点处在河流水运的起点,与其成因相同的是我国的赣州。天津位于海河入海口,重庆、武汉位于长江干支流交汇处。在气候干旱和水运发达的地区,常常沿河设城。4解析:京九线沿途经过众多山区和革命老区,受地形影响及老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线路作了明显的弯

10、曲。答案:B答案:5.C6.D解析:第5题,在山地、丘陵地带,公路最好沿等高线修建,坡度不大,施工难度小,建成后通行难度小,也利于交通安全。第6题,铁路从市区穿过,对市内交通影响较大,还会带来噪声污染,另外,此铁路横穿山地,坡度太大,不利于施工和交通安全。7解析:全球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高纬度地区因温度升高,降水增加,产量有可能增加,中低纬度地区农作物产量将减少;因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中低纬度地区,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严重。答案:A答案:8.A9.B解析:第8题,图中发生“环境变迁”的地区均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故该“环境变迁”最有可能是海平面上升,

11、低地被淹没。第9题,全球变暖是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根本原因。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北极冰帽消融,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使极地年均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加剧则是由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致。第11题,北极冰帽融化,表明高纬地区大面积海冰消失,使人类的渔业活动范围增大,而且更易探明北冰洋海底的油气资源。但也会使北极熊、海象等大型肉食海洋动物失去栖息地。海冰大面积消融,虽会吸收热量,但其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大削弱,会加剧全球气温上升。答案:12.A13.D解析:结合四种自然灾害与四省区的区域特点,可判断出甲为台风,乙为寒潮,丙为干旱,丁为洪涝。14解析:冬季寒潮带来的大雪可以为越冬作物提供水

12、源,缓解冬季旱情。答案:B15解析:水资源时空分布具有不均匀性;水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有一定限度的;水资源具有水利水害双重性。答案:D16解析:古老文明诞生时,人们对大自然依赖关系强。河流可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水源,形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运输,而水产养殖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出现的。答案:C17解析: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数量少,故内河航运业不如南方地区发达。饮料厂对水资源的质量要求较高。现代社会除开采深层地下水,还开发了海水淡化技术等,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多样化。答案:A答案:18.B19.B20.D解析:第18题,从图中看出,华北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易造成水

13、旱灾害。第19题,图中气温的趋势是不断升高,而降水的趋势是不断减少,因此气候具有温暖干旱的特征。第20题,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不能大量开采地下水,否则将形成地下水漏斗区等问题;缩减农田面积能降低农业用水总量,但华北地区人口密集,粮食需求多,缩减农田面积会造成本区粮食不能自给,不可取;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灌溉会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产量,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而推广喷灌、滴灌节水效果显著,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21解析: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大片地形平坦、地势稍高的区域,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形。气候条件影响城市的区位,主要是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的作用,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都建在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沿海地区。河流对城市的意义,一是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二是能满足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的需要,故在河流的河口、交汇处、水陆交通的转运点、水运起点、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都会成为一些重要城市的发祥地。不少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较大。答案:(1)水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交汇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科技(2)B(3)修建铁路、公路;建引水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