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47319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成长训练 中图版必修(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1夯基达标1.关于城市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西北地区城市多建于绿洲上北方多有色金属矿业城市A. B. C. D.解析:江河有供水和运输功能,南方多河流,所以城市多临江而建;青藏高原气候冬季严寒,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城市多建于此;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绿洲有高山冰雪融水为城市供水;在我国有色金

2、属多分布于南方,南方多有色金属矿业城市。答案:C2.从城市选址来看,上海、天津、纽约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位于海岸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 B.邻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C.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 D.位于当地物资易于汇集的军事要冲解析:三城市都位于大河的入海口,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答案:A读“台湾轮廓图”,完成34题。3.造成台湾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解析: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答案:B4.图中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C.铁路沿线 D.濒临大海解析:图中城市均沿铁路沿线分布,因此铁路沿线是

3、图中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答案:C5.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能源 D.水资源解析: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因此地形、气候、能源是有利因素,但是由于该地降水量偏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00800毫米),且城市人口众多,工业较发达,耕地面积广,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人均水资源少。答案:D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完成68题。6.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B城市和C城市7.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

4、.A城市和C城市8.城市B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水运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悠久的历史解析:A城市是洛阳,是黄河中下游古老的城市。B城市位于英格兰中部,其形成时间应是在产业革命后伴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形成的。C城市为休斯敦,是伴随着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开发而形成的,其形成时间最晚。答案:6.A7.C8.C9.关于气候与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只要求气温适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只要求降水适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降水适中世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A. B. C. D.解析:气温适中、降水适中适于人类

5、生活,因而世界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气候条件比内陆更为优越的沿海地区。答案:A10.下图所示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其布局合理的是( )解析:为了减小对居民区空气的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居民区与工厂间设置绿化带,同样是为了减轻污染。答案:C11.下列城市中依次以石油、煤矿和金矿发展起来的是( )A.大庆、底特律、伯明翰 B.玉门、曼彻斯特、鹤岗C.埃森、底特律、杜伊斯堡 D.阿伯丁、匹兹堡、约翰内斯堡解析:大庆、玉门、阿伯丁的石油工业,伯明翰、曼彻斯特、杜伊斯堡、埃森的煤矿,底特律的汽车工业,约翰内斯堡的金矿。答案:D12.下图中a、b、c分别表示

6、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解析:城市的发育对地形、气候、河流都有要求。该题关键是会读图。答案:B13.古诗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影响当初蜀道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经济因素 D.社会因素解析:四川盆地周围被山岭围绕,内部也多低山、丘陵,所以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复杂的地形条件严重影响着交通线路的建设。答案:A14.有关交通线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B.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多C.公路在缓坡地上呈“之”

7、字形弯曲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解析: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台风路线、断层地带等,交通线路区位选择时要尽可能避开;平原地形有利于线路的建设;“之”字形公路一般在陡坡上修建;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因素。答案:A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15.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16.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适合的措施是( )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控制车流量整修、

8、加固裸露岩体A. B. C. D.解析:第15题,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知,高速公路穿越区为鞍部,地势较低,坡度小,易于工程建设。第16题,植树造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山体滑坡的动力,整修、加固裸露岩体使断面更牢固。答案:15.C16.A读下图,完成1718题。17.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 C.c D.d18.在上述城镇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划的设想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处交通便利,有充足的水源,绿洲面积广大,因此b最易形成城镇。该地处于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区位

9、的最重要因素。答案:17.B18.B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地形基本上以_为界,明显分为_和_两类。(2)A处形成城区的条件是_。(3)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条件是通过影响_分布而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解析:从地形图上可看出,200米等高线东侧地势平坦,而西侧等高线密集,且可达1 400米,所以应属山区。A处成为城区,从城市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属平原,地势平坦,有多条支流在此处与干流相汇;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地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而居民点往往沿河分布,平原多于山区。答案:(1)铁路线(或200米等高线)平原山地(2)属平原,地势平坦,有多条支流在此处与干流相汇;有铁路经

10、过,交通便利(3)交通线20.下图表示的是“某区域的地形简图”,图中A处黑色方块表示煤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甲、乙、丙、丁、戊最先发育成城市的可能是_。(2)甲、乙、戊三处假若先后都能发育成港口,请排序_(按时间先后)。(3)武汉、上海、青岛、重庆四城市中所处区位与图中乙处相似的是_。(4)甲、乙、丙、戊四地中,_处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海港。(5)随着煤矿的开采,A处逐渐会发展成城市,但预计30年后此处煤将开采殆尽。请问决定A城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0年后A城发展面临一种什么困难?为了维持A城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该怎么办?解析:第(1)题,乙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处,处在水运转陆运

11、的转换处,易发育城市。第(2)题,乙处在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易成为港口;戊地位于海湾处,也会成为港口。第(3)题,上海处于长江入海口,与图中乙地位置相似。第(4)题,乙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处,易成为河海港。第(5)题,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要考虑矿业城市的转型,以防止城市的衰退。答案:(1)乙(2)乙、戊、甲(3)上海(4)乙(5)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后期,资源开发所用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会减少,故A城市可能会面临失业率增高的问题;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应考虑城市的转型,如发展新兴产业、

12、第三产业、旅游业等,以免城市衰退。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城市,原因是_。(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是_、_。C城市位于_地貌上。(4)D城市适于发展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按目前图中表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解析:第(1)题,A地处沙漠,D地处山麓地带。而B地处大河沿岸两河交汇处,C地处于河口,交通优越;且B、C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农耕。所以最早形成城市的应该是B、C。第(2)题,A、C两城附近有油田,D城有煤和铁,所以共同区位条件是自然资源丰富。第(3)题, A地处内陆沙漠,对外交通不便,所以促进因素是铁路运输的发展。但当地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D城市附近有煤和铁矿,所以宜发展钢铁工业。但该工业易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E城附近有大量风景名胜,所以应以旅游为主导产业。随着交通的发展,在B、C、D、E四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