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47223 上传时间:2018-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中图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工作的各个方面第四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以下关于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道路多迂回前进,呈“之”字形弯曲B道路应避开居民点和村庄C为提高运输量,山区应优先发展铁路D山谷中道路应顺陡坡修建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到B城的公路。完成第23题。2在图示的

2、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A B C D3图中显示,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C气候因素 D植被因素4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带(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5下列关于地形与城市区位的正确叙述是( )。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 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 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A B C D6影响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土壤C地形和水源 D土壤和水源下图为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第78题。7下列词

3、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A保温作用 B温室效应C热岛效应 D全球气候变暖8该现象直接引发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酸雨增多 B海平面上升C地下水位下降 D降水增多2010年3月,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北极熊母子被困在狭小浮冰上的照片,勒弗朗回忆说:“它们看上去很焦虑,小北极熊显然是吓坏了,它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910题。9北极熊多以近海浮冰为跳板,巡游在海中扑食。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现象,并为这一物种的未来深感忧虑。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浮冰消融且间距增大B北极熊物种退化,体质下降C人类扑杀,

4、北极熊向外海迁徙D海洋污染,导致食物减少10与上述结论相关的地理现象有( )。2010年极端天气袭扰全球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成为世界趋势 北冰洋有望开通夏季航线 近年来火山地震频发A B C D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然而由于海平面的上升,再过50年,这个拥有9个小岛的国家将在世界地图中消失。据此完成第1112题。11下列因素中将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是( )。大量砍伐森林 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海水体积膨胀 陆地外流区人海河水大增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是( )。A调整能源结构,加强国际合作B禁止使用石油、煤C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减少对工业的依赖性D禁止私人汽车上路

5、13全球变暖主要与二氧化碳的哪种性质有关( )。A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B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D不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14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都讲究“低碳”,而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就是指节水、节电、节油、节气。可是光说不做可不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低碳生活”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进市民的骨髓:如许多人把电子钟更换成发条闹钟,使用传统牙刷代替电动牙刷;等等。下列叙述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洗涤衣服让其自然晾干,少用洗衣机甩干B冬天多穿衣服,夏天少穿西装C坚持户外锻炼,尽量少用跑步机D每次进门就打开节能灯15近年来,长江流

6、域发生洪涝灾害的频次、强度在增加。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降水增多B河流中下游湖泊减少、变浅C农业灌溉用水增多D河道受到破坏中国气象局于2010年1月2日启动寒潮级应急响应,以针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明显的大风、降雪天气。据此完成第1617题。16决定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C摩擦力D地形17造成这次寒潮的天气系统是( )。A甲 B乙 C丙 D丁18关于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单向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其他环境要素构成影响B地区间的资源联系不密切,资源的开发不会影响其他地区C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

7、到其他环境要素D采伐森林资源是局部的,不可能给周围资源带来影响19“江南水乡”无锡也面临缺水的危机,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需求上升B河湖径流日益减少C水污染日益严重D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0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下列措施属于开源的是( )。A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B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C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第卷(综合题部分)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21下图为某地1950年和2010年的地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点有哪些?(2)1950年A、F两地均已形成村镇,其中F地

8、形成的条件可能是什么?(3)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到2010年该地形成了A、B、C、D、E 5个城市,试分析A、C成为城市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F地没有形成城市,其原因可能是什么?22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中国正式对外公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20分)(1)读图,从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_趋势。(2)根据下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各字母:极冰融化、燃烧矿物燃料、沿海低地被淹、毁林。a_;b

9、._;c._;d._。(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答案第卷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山区道路应尽量通过居民点和村庄;因地形崎岖,地势难度大,山区应优先发展公路;为了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山谷中道路应顺谷地修建。2C 3A解析:最佳方案应考虑顺等高线修建和最近距离两个因素,这说明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4D5A解析:平原是城市建设理想的地形;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6C7D 8B9A 10A解析:第9题,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第10题,火山地震的发生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大气温度的变化

10、没有关联。11B 12A解析: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暖,这与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温室效应增强有关。第12题,在一定时期内,石油、煤仍会是世界主要能源;为了环保不要经济发展和杜绝消费的思想也是错误的。13B解析:全球变暖主要与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关。14D解析:要正确理解“每次进门就打开节能灯”的含义,重在“每次”,而不是“节能”。15B16B 17A解析:第16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是决定风力大小的主导因素。第17题,甲乙丙丁分别属于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四种天气系统;寒潮属于冷锋天气。18

11、C19C解析:我国的北方地区是资源型缺水,而南方地区是水质型缺水。20ACD均属于“节流”措施。第卷二、综合题21(1)沿河分布 (2)地处河流汇合处,水运便利 (3)A:交通位置优越,水运和公路运输兼而有之。C:地处河、海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沿海港口的建设。(4)这个地区的公路建设使内河运输的重要性下降。22(1)波动上升或上升或变暖 (2)a: b:c: d: (3)原因:人口总量大;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措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任答3点即可)全面推进我局在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夺取反腐败斗争以及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整改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