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专)03任务

上传人:Q53****683 文档编号:62336440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文化(专)03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专)03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文化(专)03任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2.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艺术。3.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正式出版发行。4.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5.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7.

2、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的助手。8.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致公党、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和“”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10.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11.西汉初期,尔雅注的作者是() 舍人 盛览 尹珍 王阳明12.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在贵阳成立的最早时间是() 1949年9月30日 1949年10月1日 1950年1月1日 1950年1月

3、15日13.南宋绍兴年间,贵州出现的第一所书院是:() 阳明书院 沿河鸾塘书院 贵阳师范学院 经世学堂14.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 舍人 盛览 严修 尹珍15.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由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于()成立。 1949年10月1日 1949年11月15日 1949年12月20日 1949年12月26日1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传入贵州。 黔剧 京剧 越剧 沪剧17.1938年,贵州成立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部门是()。 国医研究所 贵州省科学院 贵州省立科学馆 省农业改进所18.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 1949年9月30日 19

4、49年10月1日 1949年11月15日 1950年1月1日19.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 开发式 救济式 “输血”式 加薪式20.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 李端棻 严修 王阳明 尹珍21.下列属于贵州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有() 苗族的抢花炮、摔跤 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 侗族的划龙舟、爬花杆 水族的赛马、打手毽。22.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伤残 死亡 遭

5、受灾害 生活困难23.对于贵州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正确的描述是:()。 医疗防疫体系初步建立。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农村卫生总体水平得到提高。 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成就。 中医中药事业稳步发展。24.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是(),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 威宁 赫章 紫云 望谟25.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 侗族大歌 苗族蜡染 茅台酒制作技艺 彝文习俗。26.下列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 镇远青龙洞 赫章可乐遗址 安顺文庙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27.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

6、)。 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基本小学文化程度28.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中提到的“一府两院”是指:() 各地、州、市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 省高级人民法院 省检察院29.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当时迁入贵州的学校有()。 私立大夏大学 私立湘雅医学院 国立浙江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分校31.侗族大歌、苗族姊妹节、安顺地戏和茅台酒商标属于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2.小提琴家马思聪曾经在贵州逗留期间担任贵州省立艺术馆第二任馆长。 33.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34.生态环境保护是指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不能杀生。 35.现在贵州的屯堡人仍然穿着清朝的服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