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24958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三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检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整改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完善制度机制”的原则,直面问题,剖析原因,查找症结,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落实到农业工作的各个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一、单选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曾经是山清水秀、林茂粮丰,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名扬天下,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各题。 1.上世纪60年代以前,苍山积雪时间比现在长,背山阴坡沟谷积雪时间达半年之久。导致目前苍山积雪时间变短,积雪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减少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D.气候干旱,蒸发量

2、增大 2.观赏洱海月的最佳节气与地点是 A.甲节气坐游船B.乙节气在湖西岸 C.丙节气坐游船D.丁节气在湖东岸 3.目前,洱海正处于富营养化初期和保护治理的“拐点”,洱海水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洱海保护治理已经到了必须开启抢救模式的时刻。下列措施适宜于洱海保护治理的是 全面抓实流域“违法、违章”建筑和村镇“生产和生活污水”整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洱海流域的畜禽粪便集中收集后加工生产为有机肥,抓实“面源污染减量”措施实施节水治水和生态修复措施加速修建截污治污工程强化流域执法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洱海意识A.B.C.D.读“塔里木盆地略图”,回答下面各题。4.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

3、分布在 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 5.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 C.放射状分布D.环状分布 6.在各种成土的因素中,比较活跃的因素是 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生物A.B.C.D.到202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在18.05亿亩,这是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结合我国国情,回答下面各题。7.我国建设占用耕地面积较大的两种情况是 大型工程 城市化 交通道路 水利工程A.B.C.D. 8.我国生态退耕较多的两个省区是 甘肃 内蒙古 山东 江苏A.B.C.D. 9.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保持18亿亩的耕地底线。为了实现这一

4、目 标,下列措施适宜的是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占地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A.B.C.D.下图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作用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0.自然资源对人类作用程度表现为 A.随时间推移由强变弱B.农业社会最弱 C.工业社会最强D.后工业社会最强 11.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污染程度表现为 A.农业社会最重B.由轻到重 C.由重到轻D.由轻到重再到轻 1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与其主要依赖的自然资源,对应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矿产资源B.农业文明土地资源 C.工业文明气候资源D.后工业文明生物资源图示意中国台

5、湾岛铁路分布。据此完成2021题。13.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人口与城市B.矿产与工业C.河流与湖泊D.地形与海拔 14.夏季,易导致台湾岛铁路运输线路中断的自然灾害是 台风泥石流地震寒潮A.B.C.D.图中示意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据此完成下题。15.图中AE段公路弯曲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开阔道路视野,便于植树绿化B.避开断层裂谷,降低工程难度 C.增加道路宽度,提高运输流量D.减缓道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 16.从图中地点A到B,有ACB和ADB两种公路选线方案。与ACB公路方案相比,ADB公路方案的优点是 A.公路坡度小,工程量较小B.公路线路短,减少工程投资 C.

6、占用耕地少,节省农业用地D.破坏林地少,保护湿地资源 17.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通常会将线路选在 A.地势平坦的河口二角洲B.地势平缓的山问盆地或河谷地带 C.地势较高的山坡地带D.地势起伏较小的山顶地带18.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核电、太阳能B.煤炭、石油C.石油、天然气D.水能、风能19.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高原和山地中的公路线、铁路线大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客货运量大B.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 C.水源充足D.地势低,热量条件好如图左为四川省一月均温等值绒分布示意图(单位:)。图右为甲地某山坡岩石景观读图回答下题。20.与东部

7、地区比,四川西部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较密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季风D.光照 21.按岩石的成因分,图中的岩石属于_;浑圆的颗粒表明该地地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外力作用是_ A.岩浆岩 冷却凝固B.沉积岩 流水侵蚀 C.变质岩 重熔再生D.沉积岩 风化作用 22.与成都比,甲地易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 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地处山区,坡度大流水速度快植被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A.B.C.D.积雪是指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反馈作用,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完成下题。 23.阿勒泰地区冬季积雪深度深、积雪日数长、分布面积广,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8、A.降低冬季风速B.河流冬季补给增加 C.降低土壤湿度D.加剧冬季寒冷程度 24.多年统计数据变化趋势表明,东部青河站与富蕴站冬季积雪日数减少,但最大积雪深度增加。该现象可佐证阿勒泰东部区域 A.洪涝灾害减少B.初雪日期提前C.气温下降显著D.降水强度增加二、多选题()人民日报谈“可燃冰试采成功”:打开了一个千年宝库。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我国南海为可燃冰重点富集区域。回答下列各题。25.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值高,对环境污染小B.分布广泛,储量丰富 C.开采

9、对技术要求较低D.属于可再生资源 26.可燃冰试采成功,对我国带来的意义有 A.保障能源安全,结束能源进口的局面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C.完全取代煤、石油等常规能源D.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7.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 B.可能导致火山爆发和台风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高度将会降低 D.中纬内陆地区荒漠面积扩大我国某地质勘探队在某地钻取地下岩芯(如下图),钻取的岩芯样本如右图所示,图中各类岩石均为沉积岩。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8.由图文材料可判断,该地的地质构造可能是 A.背斜B.向斜C.断层D.断块山 29.如果该地地

10、层是连续的,则图示乙地 A.表层岩石较甲地更易被侵蚀B.地震、岩浆活动较频繁 C.较甲、丙两地更易找到地下水D.不适宜开挖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30.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蒸量少、水分多,南方热量多、水分少 B.北方多煤矿,南方多磷矿 C.西北干旱地区光照多,风力小 D.西南湿润区光照少,生物种类多31. 在我国西南地区,公路常建造成“之”字形,主要原因是( )A.为了降低线路坡度 B.地形因素影响和制约交通线路建设 C.为了通过更多的山村 D.为了增加山区线路密度,有利于经济发展联合国气候峰会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应对气候变暖。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3

11、2.图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A.减弱B.减弱C.增强D.增强 3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合理的有 A.依靠科技积极开发新能源B.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D.大量植树造林,积极进行国际合作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是 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不同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35.图中 A.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B.处可能形成于水湿环境 C.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36. “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2、下图)”,读图完成下题。(1).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地形B.河流C.土壤D.植被37. “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A.地形B.河流C.土壤D.植被读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问题。38.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是 A.2月B.9月C.10月D.12月 39.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 B.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C.气温越高,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 D.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三、填空题4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世

13、界某区域略图,图中马来西亚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曾是世界产锡大国。材料二:马六甲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2008年7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影响马六甲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2).甲河的流向是 ;乙地由于地处板块的 边界,多火山地震。 (3).按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的性质分,锡矿属于 ;在此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4).马来半岛的铁路走向为 ,影响其走向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5).从气流的运动状况角度,台风属于 (天气系统)。马来半岛很少受到台风影响,简要分析其原因。41.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