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14763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钟子期的墓前,伯牙奏完一曲高山流水后便奋力把自己心爱的瑶琴摔碎,来辞谢这位难觅的知音。“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景何等的震撼人心,此情何等的悲戚动人。在马克思的墓前,恩格斯为并肩战斗了近40年的战友发表了一篇闻名世界的悼词,赞颂了马克思不朽的事业和伟大的品格,表达了他对好友的深切怀念。学习这篇文章,重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安排文章结构层次的技巧。,新课助读,自主梳理,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的特里尔城,1841年大学毕业。从1842年担任莱茵报主编起,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41年,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

2、创始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844年,恩格斯在巴黎跟马克思首次相见,从此以后,“这两位朋友的毕生工作,就成了他们的共同事业”,著名的共产党宣言就是他们共同草拟的。1870年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同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共同的精神生活”(列宁)。马克思逝世的第三天,即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的亲密战友和亲属,在高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

3、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895),德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同时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主要著作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自然辩证法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悼词:我国古代称为“哀辞”“吊文”“祭文”等。现代悼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本文属于后者。,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

4、.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繁芜丛杂:多而杂乱,又没有条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钻研。 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建树: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回敬:回报别人的敬意或馈赠;用作反语,表示回击。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1)不可估量 不可限量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个全社会尊重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人人都想当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则是成就伟业,铸就辉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坚不可摧,其前程不可限量的民族。

5、 提示两者都表示“不能够看出,不能够估计”,但适用的对象不同。“不可估量”,不能轻易估计推算出来,形容数量大或成就高。“不可限量”,形容发展前景无边。,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豁然开朗 醍醐灌顶 在座谈会上,演艺界的人士说,形成这样一个发展思路,我们就会豁然开朗,演艺产业的发展才会有广阔的前景。 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 提示两者词义相近,都有“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意思,但适用对象不同。“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只能用来形容人。,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

6、图解,审美鉴赏,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点评:“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间,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这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最”,选用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安静地睡着了”,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也指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句段点评,多维探

7、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至“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点评:这是一个长单句,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是状语,“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对“发展规律”的解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简单事实本身,“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是规律的内

8、涵。 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体包含两层意思,简单地说就是: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经济发展阶段构成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点评: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深刻说明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豁然开朗”说明马克思找到了一条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并解决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正确道路;“在黑暗中摸索”与之相反,比喻马克思以外的各种学说都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他们在黑暗中转来转去,找不到门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

9、图解,审美鉴赏,1.文章先说马克思是一位思想家,再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后面又说他是一位革命家。在谈到马克思的贡献时作者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在结构上有没有矛盾?怎样解释这个问题? 提示: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这三种称谓都是恩格斯对马克思贡献的赞美。在恩格斯看来,称呼马克思为“思想家”“科学家”,是就他的理论贡献而言,马克思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一种理论,更在于他把这一切付诸实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主义不是经院式的哲学,而是把自己的理论作为推翻旧制度的武器。所以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逝世的影响时说:“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

10、,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看来,恩格斯先说马克思是思想家、科学家,后说他是革命家,这前后几部分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递进的,逐步推向高潮。,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作为马克思的挚友,面对好友的逝世,恩格斯在悼词中所流露出来的感情并不是一味的感伤,而是有一种豪气,尤其是作者在点明马克思逝世这一事实时所表现出的深沉与内在的悲伤更令读者深受震撼。我们该怎样理解作者在第一段中表现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与马克思在巴黎见面后就结为挚友,两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一起奋斗了近40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

11、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因而,在这段话中,恩格斯以沉痛的心情,不忍再说又不能不说,追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对死者的深切悼念,但是,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是评价他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便决定了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他的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浓缩在“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半句话里。这半句话不仅唤起人们的痛悼,而且启发人们思考:今后该怎么办?,

12、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采用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提示: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记叙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二层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第一层的记叙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二层的议论是在第一层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部分记叙、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对马克思的革

13、命实践活动,多用记叙方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方式;而在记叙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极富感染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缜密的逻辑结构 本文采用一个典型的总分结构,起承转合,详略有致,收放自如。一开始,作者概说马克思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一是“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贡献,二是“对于历史科学”的理论贡献。作者概说时不是直接评价,而是从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造成的损失这一角度去表达,既合情合理,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然后,演讲者从革命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贡献进行具体评价。在评价理论贡献时,详述两大

14、发现,略述马克思对其他学科的关注,这种详略安排极符合马克思作为伟大思想家的身份。在评价革命实践贡献时,又详述马克思参加革命斗争的主要事实,略述甚至忽略马克思参加革命斗争取得的成绩,因为这样写才符合历史真实,而且事实胜于雄辩,读者可以从中感到马克思不仅是思想的巨人,更是战斗的巨人。在第二段总论部分,恩格斯先谈及的是革命实践贡献,但在下文分论时,先谈的却是理论贡献,这似乎与常见的总分结构有些不符。,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本文的结构妙就妙在这里。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并不单单因为他的两大发现对于世界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实践去传播他的两大

15、发现,并试图去改变世界。所以恩格斯要强调的就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基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本文独特的总分结构的意义。这样安排一方面强调了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另一方面又照顾到文末从因果关系自然行文的需要,这真正是一个巧妙无比而又天衣无缝的结构形式。,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朋友们: 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在特里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

16、,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 1842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在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此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美文品读,素材积累,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美文品读,素材积累,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