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7095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_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中图版选修6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2.2 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相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课标解读1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煤炭石油资源在开采过程、运输过程、加工过程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2根据相关资料让学生掌握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分析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新课导入建议利用油船原油外泄造成的海洋污染和生

2、态破坏的事例导入新课煤炭、石油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流程设计看教材P242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1;看教材P2628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2、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并完成思考交流2;看教材P2930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知识3、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并完成思考交流3。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问题导思1、2、3。步骤3:教师通过例1和图表活动解读中教材P24图221的解读以及思考解答中对教材P25、P27思考的解答,讲解研析“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

3、响”,总结方法规律。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问题导思1、2、3。步骤6:教师通过例2和图表活动解读中的思考解答中对教材P29、P30思考的解答,讲解研析“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总结方法规律。步骤6:由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学习的主要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以明确掌握已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2.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措施。1.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重点)2.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难点)煤炭、石油的开

4、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破坏:煤矿开采活动对土地可造成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可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石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堆积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大量占用。(2)对环境污染:对周围土地、水域和大气造成污染。2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煤炭在堆存、装卸过程中会发生自燃或扬尘,从而污染大气环境,同时会由于水的浸泡流失而污染水系。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外排的洗舱水会污染海洋,油船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3加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1)洗选的影响:会排出大量洗煤水。(2)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3)在液化和气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一

5、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4)石油在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4利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1)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燃料消耗激增和森林面积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危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2)化石燃料燃烧时向环境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导致酸雨的形成。(3)各类电站的废热水排入水域时,热污染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增加,从而使得整个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和破坏。1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那么以后我国可以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代替煤炭吗?【提示】不可以。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成本低,能满足能源需求,新能源可供利用量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国民经济需

6、要,所以煤炭资源的主体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石油的开发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1实行矿区土地的复垦(1)概念:对抛荒的土地进行再次开垦。(2)复垦模式2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3建立循环型经济模式(1)循环经济概念: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经济,是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2)与传统经济对比传统经济循环经济流程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特征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4.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特色产业随着资源的耗竭,资源型城市要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如把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2建设生态工业园可以杜绝污染吗

7、?【提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环境污染,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并不能杜绝环境污染,而只能将污染减至最小。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1.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2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3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4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3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大,会加快矿产资源耗竭的速度。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随着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利用矿产资源的品种日益增加,类型越来越多,品位要求不断降低,综合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开始,钻探技术的不断进

8、步,将给人类开发利用地壳深层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开辟广阔的前景。所以矿产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有可能延长了某些矿产资源耗竭的年限。煤炭、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导思】1采矿在地下,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提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采矿活动分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无论是哪一种开采方式,都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地下开采是把矿物从地下开采出来,开采后形成的地下空间使矿区周围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破坏,引起断裂、塌陷,甚至地表整体下沉。露天开采是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后直接采掘矿石,因大规模地挖掘,使表土层疏松,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9、土地退化;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2要解决我国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提示】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洁净煤技术;调整能源结构;(在能源开发上)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3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将下列有关生产环节合理地联系起来:小麦种植、啤酒厂、沼气、畜牧业。【提示】小麦作为生产啤酒的原料,啤酒糠用来饲养动物,动物粪便和小麦秸秆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沼气做饭、照明,沼液可以养猪,残渣可作为种植小麦的肥料。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直接破坏土地,如露天采煤会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采煤产生的废弃物堆放要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堆放的废弃物会污

10、染周围的水土和大气煤炭运输过程可能会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大气;煤炭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造成污染;石油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海洋污染煤在洗选时排出大量洗煤水;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液化和气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烃类、氨气和废渣;石油在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粉尘以及多种烃类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增温;释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并可能改变土壤性状,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65%以上。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大量燃烧煤

11、炭,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酸雨C光化学烟雾事件D水体污染(2)近40年来,北京一些景点的汉白玉雕像被严重腐蚀,其主要原因是()A燃烧产生的颗粒,作为凝结核使城市降雨增多B城市的气温比郊区高C产生的烟熏坏了汉白玉雕像D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形成酸雨(3)下列地区,酸雨最严重的是()A西北地区B青藏高原地区C沪宁杭地区 D江汉平原地区【思路点拨】我国是一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燃烧大量的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从而产生酸雨。【解析】第(1)题,大量燃烧煤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源。第(2)题,酸雨造成的危害主要是使河湖水、土壤酸化,

12、危及生物生存及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等。第(3)题,酸雨的强度取决于酸性气体的浓度,或者能源消耗量,另外也有地形等自然原因。我国沪宁杭地区,经济最发达,工业排放的硫氧化物相对也较多。【答案】(1)B(2)D(3)C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对人类的影响【问题导思】1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之后,国际社会是如何应对的?【提示】成立了国际能源委员会,并建立了全球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和供应储备,以便应对石油危机。2人类社会应对资源缺乏所采取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提示】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或者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替代品,一直是人类社会应对资源缺乏所采取的基本方法。3针对我国进口石油越来越多的现状,从节

13、约石油和开发石油替代品方面考虑,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提示】(1)节约石油方面:加大科技投入,研制节油设备,提高石油利用率;加大石油管理力度,杜绝浪费现象。(2)开发替代能源:开发研制太阳能动力汽车;研制以酒精为动力的汽车;研发煤炭液化技术,部分替代石油。影响表现促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改变当常规能源等非可再生资源短缺以至耗竭时,人类会以更高效率利用资源的形式组织起来,以便更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促进技术和科学的进步通过技术改进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或者通过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替代品造成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正在自觉地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引发地区冲突和战争如中东地区不断发生的战争

14、运用结构图表,记忆石油危机应对措施石油危机应对措施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增加可采储量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读世界14种重要矿产的耗竭年限预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矿产资源属(可再生、不可再生)_资源,其数量是_。(2)就世界矿产资源的消费量看,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是_。(3)矿产资源可开采寿命的减少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_。(4)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主要是提高资源的_,减少浪费,延长资源的_。【思路点拨】矿产资源作为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随着人口数量和物质消费量的加速增长,现在人类对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实际消费来看,占世界人口约26%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总能源开采量的77%。通过技术改进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延长消耗年限是应对资源缺乏的基本方法之一。【解析】矿产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依赖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规模的扩大、交通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大,资源短缺状况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更为严重。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