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2306141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某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材料: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老龄事业建设工作调研报告:老龄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也上了更高的台阶,人均期望寿命从1985年的68.9岁增长到年的77岁。加上计划生育工作的显著成效,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共有万,占全县总人口的11.7%,预计到年,这一比例可能要达到14.3%,而且以后还会增长,随着全县老龄人口的快速增加,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也日渐凸显。发展老龄事业,做好老龄工作,促进社会和谐,使老年人继续参与创造社会物

2、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分享社会文明的成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党和国家都特别重视老龄问题,通过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出台了许多积极的老龄政策,解决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近一步认识并解决,本文拟就如何切实强化老龄工作意识,扎实推进县老龄事业发展作一粗浅的探索与研究。一、我县老龄事业发展现状分析根据国际惯例和评判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则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谓之“老龄社会”。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亿,比上年增加了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4.8%;而我县60周

3、岁以上老年人口为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但年底数据显示,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人,占总人口的10.7%,三年时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我县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剧,已提前步入“老龄县”。据预测,未来10年我县老龄人口将以每年2000-3000人的速度递增,人口老龄化将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到年,全县老龄人口将迖万人,老龄化比例将攀升到14.3%。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家庭中,单身老人与亲属同住户占64%,单身老人独自居住户占8.5%,老夫妇的家庭占11.5%,老夫妇与亲属同住的占16%,城镇单身老人户和老年夫妇户略高于农村。从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来源

4、看,有50%的老年人主要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次是靠劳动收入和离遐休金、养老金生活,分别占28%和22%。而城镇与乡村又有明显差别,城镇中50%的老年人靠离遐休养老金来生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劳动收入,分别占38%和12%,乡村老年人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超过五成,占55%,靠劳动收入,占38%,其次靠政府供养,占7%。由此可以看出,今后一段时期,我县人口老龄化发展将呈基数继续增大,空巢、独居老人逐渐增多等态势。这势必导致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压力显著加大,负担日益加重,对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加凸显,对老年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照料等需求更为迫切。二、我县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近年来,面对

5、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趋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严格执行中省市各项政策措施,坚持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老龄宣传家喻户晓,老年优待不断提高,养老事业全面发展,为老服务热情周到,老年维权严格准确”为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老年法律法规和中省市关于老龄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努力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把老龄工作作为为民之政,谋民之福来抓,努力在求新上做文章、求深上下功夫、求高上创一流、求先上见实效,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促进了全县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老龄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正在实现。(一)健

6、全组织,加强领导。首先,保障了老年事业发展经费,将老龄事业发展经费毎年按全县老年人每人4元的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为老龄办配备了微机、复印机、照相机、车辆等办公设备。其次,在全县各乡镇成立了老龄委,选配了老龄工作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1一2名。同时,累计投入万元为各乡镇老龄委配齐了计算机、一体机和照相机等办公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截至目前,全县个行政村和个社区都成立了基层老年人协会,由各村支书或村主任兼任会长,推选热心老龄工作、德高望重、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的离遐休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村干部担任协会副会长,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老龄工作网络和各项章程制度,老年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7、多彩。第三,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加强了基层维权网络建设,为全县老龄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二)科学规划,统筹发展。一是出台政策,狠抓落实。先后制定出台了县老年人优待规定、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试行)、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建立了多项工作制度及管理办法。同时,从工作经费、机构编制、部门协调等方面积极支持老龄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各项老龄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全面宣传,营造氛围。为了调动全县上下关心、支持老龄工作的积极性,我县不断加大老年政策法规宣传力度,按照广泛性、长期性、多样性原则,将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教育纳入

8、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全民教育规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先后在老年报、老龄工作、日报、报刊登宣传老龄工作报道文章23篇,努力增强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助老自觉意识。尤其是在每年老年节期间,我县采取县政府主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悬挂敬老宣传标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助老慰问活动、采取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在全县营造“关注老龄人群,构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提高标准,普惠老人。一是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不断扩大高龄老年人生活保健费享受范围,从年5月1日起补贴范围由原来的80岁下延到70岁,补贴标准也在不断提高,70

9、79岁老人每人毎月50元,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元,100岁以上每人每月元,目前全县共有多名老年人享受生活保健费,同时全面启动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县60岁以上的农村和城镇老人毎月享受100元补贴,基本解决了全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为3000余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办理了市老年人优待证和省敬老优待证,省市县各项优待规定已全面落实到位。二是政策法规全面落实,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及时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乡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的农村贫困老人纳入最低生活救助范围及五保供养范畴,截至目前,全县共为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乡老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10、,为名五保老人发放供养金,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元,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元,并依法为万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免除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投劳义务,社会化服务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四)注重投资、成绩喜人。一是民间投资,带动发展。总投资3000万元在县南郊建设了一所集公寓楼、餐厅、活动中心、员工宿舍、办公楼等于一体的县爱心老年公寓,该公寓总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设计床位张,目前已投入使用。县爱心老年公寓是一所全民办养老机构,公寓的建成投用填补了县社会化养老服务业的空白。二是政府投资,改善环境。总投资万元,在东坑镇建成一所集养老托老、医疗保健、康复治疗为一体的中心敬老院,该敬老院占地面积

11、亩,设有公共餐厅、医务室、阅览室、活动室、洗浴室、体育健身器材等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方米,设计床位O张,可容纳位老年人入住。总投资万元,兴建了占地面积米的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及广场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较为便捷而舒适的活动场所。截至目前,在全县共建成了个大型老年活动中心和个模范村老年活动室。累计投入100多万元,为110个基层老年协会配置了锣鼓、图书、象棋、演艺服装、健身器材等。从年起,每年都成功组织举办了县老年书画、剪纸、手工作品展示等活动。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敬老模范村”、“孝亲敬老之星”、“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等为主题的先进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使广大老年人远离酒桌

12、、赌场,远离封建迷信、邪教,并积极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精神面貌发生显著改观。在各种示范带动下,我县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层老年活动室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老年活动服务设施基本健全,活动管理逐步规范。自2006年以来,全县荣获县级以上命名表彰的“敬老模范村”3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4%,表彰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乡镇9个、先进个人48人次、“孝亲敬老之星”162名。其中红墩界镇尔德井村被授予“全国敬老模范村”的称号,蒋恩萍、赵明莲两位同志被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蒋恩萍同志还荣获省第二届“十大孝子”提名奖;段红艳同学被省文明办授予“孝老爱

13、亲”道德模范,被市政府评为市“十大孝子”。三、我县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全县的老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人们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不断增强,但是,在我县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由于老龄事业基础薄弱,广大老年人的养老保障还处在较低水平,养老服务设施还不够健全,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和广大老年人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全县总体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阶段,老龄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客观地讲,我县老龄事业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表现为:(-)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面对

14、滚滚而来的白发浪潮,我们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还估计不足、认识不透,个别单位尚未真正把老龄工作摆上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老龄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时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对如何应对老龄社会的政策措施、知识等方面的社会宣传不够普及。二)城乡老年人生活水平有着较大差别。由于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距,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远不如城市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退休年龄一般取决于自身身体条件,只要身体还能负担得起体力劳动,就还要坚持在田间地头。一般情况下,农村老年人在70岁左右退休。等到离开劳作后,他们的收入就少了许多,就要开始依靠家庭和社会养老了。虽然农村新合疗、养老保险、高龄补贴、低保等惠老政策使老年人的

15、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生活条件、医疗条件、文化娱乐等都远不如城市,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三农村老年人精神文生活匮乏。Z以来,由县老龄办组织实施了一批村老年人活动室的创建工作,分批为32个自然条件好一点的村创建了老年人活动室,但是,由于村“两委”对老年文化建设不是很重视,村老年活动室真正开展活动的也只有十五六个,大多数的活动只是在广场锻炼锻炼身体,很少有村委能把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当作一件实事来抓。开展活动的老年人活动室大多都只是打打牌、下下棋,只有大一点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东坑镇和宁条梁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较为丰富的文化活动。(四)传统观念影响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不仅影响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影响了许多老年人的养老观念。认为有子女就要让子女养老,老人去养老机构担心别人笑话子女不孝。一些子女也是担心送老人去养老机构会遭别人非议。这种观念导致一些养老机构有床位却没老人入住。另外一些养老机构招不到护理人员,大多数人嫌护理工作累、脏,工作环境没活力,宁愿少挣点钱也不愿从事护理老人的工作,使养老机构运行困难。(五养老服务机构短缺。国际通用标准是养老服务床位要达到老年人口的5%10%才能满足要求,如按5%计算,我县需要基本养老服务床位2047张。而就按目前全国养老服务床位率2%计算,我县要达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