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59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4_2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基础小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A、B、D三项说法都正确。C项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割裂开来,说法错误,符合设问要求,应入选。2歌词作家陈常见情系家乡,走茶山访茶农,借明朝乡贤林俊童咏茶诗“品归陆谱英华美,歌入声咽兴味长”之韵,创作出轻柔甜润的新茶歌天山绿茶天山红。这表明( )A继承在先,发展随后B承袭传统,回归古典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远离传统,洋为中用【答案】C【解析】陈常见借明朝乡贤林俊童咏茶诗,创作出轻柔甜润的新茶歌,体现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项符合题意;继承与发展不分先后,A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承袭传统和远离传统都是错误的,B、D两项应排除。3近几年的清明节,献花、植树、朗诵、折纸船、网上祭奠等文明祭奠

3、形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很多人寄托哀思的方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的发展必须否定传统B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C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D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现代文明所取代【答案】B【解析】现在的清明节人们仍然会采取各种形式表达对亲人、对先烈的哀思之情,但形式上较古代来说更加文明,说明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故选B项。A、D两项完全否定了传统文化,说法错误。C项与题干强调的侧重点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的发展,而不是文化的继承。4现在人们提倡素质教育,利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打破传统的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对文化

4、传承的影响是( )A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B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将产生积极影响C教育就是把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D不管教育方式如何变化,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A、D两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说明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5在我国先秦时期,奴隶制度走向灭亡,封建制度逐步建立,使社会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都开始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文化的繁荣迎来了灿烂的春天。这主要说明( )A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C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5、D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促使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答案】D【解析】材料涉及的社会制度更替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6.近期,南方某大学让入学新生写弟子规读后感引起社会热议。赞成者认为弟子规中讲述的守则与规范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礼仪之举,是当下已经缺失并且亟须传承的文化传统。而反对者认为这是摧残孩子的心灵,是利用传统文化否定现代文明的核心价值。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先继承后发展,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谈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应坚持继承是主要的而发展是次要的原则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

6、要求的新内容AB CD【答案】D【解析】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具有时代精神,并服务于我国的现代文明建设,符合题意;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主次之分,表述均错误。7.“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已流传千年。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猴年到来之际“电子红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这说明()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不容改变的【答案】C【解析】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猴年到来之

7、际电子红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项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难以改变,并非不容改变,D项说法错误。8.德国哲学家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曾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这是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A.B.C.D.【答案】B【解析】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把它生产出来的”,说明继承是发

8、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9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保护成果全民共享”。我们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A不承认文化的经济价值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C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传播D强调了对文化继承的新要求【答案】D【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

9、承,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故选D。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10.某制鞋公司成立初期收集300多件上自先秦下迄民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鞋子,认真研究“张良跪履”“谢公屐”等典故所代表的文化经典,然后把鞋与民俗、鞋与小说、鞋与民间美术、鞋与文学等结合起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从“鞋文化”到“文化鞋”说明() A.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统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答案】B【解析】 该制鞋公司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鞋

10、文化”,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鞋”,做到了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故选B项。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A项说法不够确切。C项说法过于主观化。D项把文化发展归结于文化形态的变化,没有明确文化发展的实质。11慕课(MOOC)是新近涌现出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公开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后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

11、与发展A B C D【答案】A【解析】不合题意,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重要途径,故排除。不合题意,教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而不是大众传媒,故排除。12. 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右图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要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A B C D【答案】C【解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所以我们应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所以符合题二、非选择题13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近年来,除了商业味越来越浓厚之外,

12、“年味”却越来越淡了。特别是随着洋节的兴起和影响,许多青少年对春节的概念越来越淡漠,他们更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请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传统的春节?答案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想拯救春节,离不开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正是传统春节的一些东西不适应青少年的要求,所以他们热衷于过洋节。我们要拯救春节,就必须进行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最终实现对传统春节的传承。 解析本题设定了考查的范围“文化继承与发展”。我们回答问题时,结合材料,可从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角

13、度考虑。 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答案】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析】本题是“原因类”题目,考查教育的相关知识。可以从教育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人的塑造、文化的传承的意义等方面作答。答好本题要求对教材知识非常熟悉,能轻松地回顾教材中关于“教育”的相关知识点,并能融会贯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经研究,决定在系统内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红七月服务月”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